摘要:今年以来,秦安县叶堡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全力聚焦林果产业升级、特色产业拓展、生态环境提质、基础设施优化四大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强苹果、增蜜桃、稳花椒、补脆瓜”产业战略,全力绘
今年以来,秦安县叶堡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全力聚焦林果产业升级、特色产业拓展、生态环境提质、基础设施优化四大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强苹果、增蜜桃、稳花椒、补脆瓜”产业战略,全力绘就农业产业发展蓝图。
破局林果产业“老龄化”困境,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叶堡镇作为全县林果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多年来,林果产业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受霜冻灾害、树龄老化、病虫害侵袭等多重因素影响,全镇果园老化撂荒问题日益突出。
为破解这一困局,叶堡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三年提质增效计划”,按照“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原则,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为核心,推动林果产业“腾笼换鸟”。在金城、新阳村沿线通过集中连片和示范带动周边果农自主新建改造低质低效果园面积共计1000余亩。
日前,走进叶堡镇老旧果园改造现场,果农们正有序栽种桃树苗。为锁住水分、提高成活率,桃树苗地上部分均绑套透明塑料袋,现场一派繁忙又充满希望的景象。
叶堡镇综合执法队队长成斌告诉记者:“叶堡镇全力推进低质低效果园改造项目,主要以优质‘北京七号’蜜桃种植为核心内容,大力推广蜜桃宽行Y树形支架式高效栽培模式。在改造面积、区域核定后,镇村抢抓春季农闲有利时机,目前,已全面完成任务。”
做精特色产业“加减法”,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白脆瓜作为叶堡镇传统产业,“石窑白脆瓜”凭借酥脆多汁的口感享誉周边。今年,叶堡镇以何坪、侯滩村为核心,深化“党建+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协同模式,实施新型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投资升级64座温室大棚,预计单棚产量提升20%,5月中旬将大量上市。
在叶堡镇白脆瓜种植基地,整齐排列的大棚里,一排排白脆瓜正在陆续开花结果,一片片绿色的藤蔓当中,点缀着黄色的花朵和刚结出的果实,长势十分喜人。
为保障白脆瓜顺利生长,叶堡镇还邀请了农业技术人员全程就起垄、覆膜、灌溉、栽植等环节进行指导培训,把精细化高标准管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确保白脆瓜增产丰收。同时,与多家电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搭建“线上直播+线下商超”销售网络,推动白脆瓜“出村进城”,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
此外,叶堡镇还立足海拔适中、气候湿润的生态优势,在吴沟流域打造了5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优选黄芩、板蓝根、金银花等市场紧俏品种,建立“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全流程标准体系,通过“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确保农户“种得出、卖得掉、收益稳”。
生态与基建“双轮驱动”,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今年以来,叶堡镇以“两环线一长廊”(叶好路环线、靖天路环线、南小河生态长廊)为重点,积极开展春季绿化美化攻坚行动,组织专业队伍对既有绿化带进行修枝整形、清杂补绿,对裸露土地进行平整深翻、覆膜保墒。根据不同路段气候土壤条件,精准配置红叶李、云杉、柳树等乔木1800余株,波斯菊、百日草等花卉2万余株,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带。
与此同时,针对靖天路、叶好路、Y418线、石节子大道四条线路开展“清垃圾、整路肩、修林带、治乱象”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沿线补植补造红叶李1200余株、云杉500余株、柳树100株;在沿线马庙流域栽植小冠花1.5公里;在三棵树路段打造小景观3处,修建花园边200米,修建垃圾池2个,道路绿化率显著提高,路域环境得到有效整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主抓手。叶堡镇共有高标准农田1处,位于何坪村,总面积457亩,全部种植冬油菜和小杂粮。自项目建成交付来,叶堡镇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已连续种植粮食作物两年,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下一步,叶堡镇将通过强化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水肥管理指导,确保改造果园、特色作物长势良好;强化产销对接,搭建白脆瓜、中药材等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举办“丰收节”“瓜果采摘季”等活动,拓宽农产品销路;强化风险防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霜冻、防干旱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