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AI、元宇宙、生成式AI赛道的竞争带来的投资机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20:19 2

摘要:生成式AI对算力和云服务需求激增,联想集团等布局混合云的企业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IDC预测,到2025年,50%的企业将与生成式AI云提供商建立战略联系,云服务商需优化数据治理和成本控制能力。

首席数据官高鹏律师团队编著

中国在AI、元宇宙、生成式AI赛道的竞争已进入技术深化与商业落地并行的关键阶段,未来投资机会可围绕以下五大方向展开:

一、基础设施与算力支撑

1. 云计算与混合云服务

生成式AI对算力和云服务需求激增,联想集团等布局混合云的企业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IDC预测,到2025年,50%的企业将与生成式AI云提供商建立战略联系,云服务商需优化数据治理和成本控制能力。

2. AI芯片与算力基础设施

生成式AI模型训练依赖高性能计算,寒武纪、华为昇腾等国产AI芯片企业,以及提供算力支持的云计算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将持续受益。此外,元宇宙所需的图形处理能力和边缘计算设施(如XR设备芯片)也存在投资空间。

二、终端设备与硬件创新

1. AI手机与XR设备

2024年被视为“AI手机元年”,高通预测全球AI智能手机将迎来爆发期,终端厂商(如小米、OPPO)在语音交互、图像生成等场景的布局值得关注。元宇宙方面,AR/VR设备(如雷鸟创新、XREAL)的融资活跃度提升,尤其是融合AI技术的轻量化终端。

2. 硬件供应链机会

AR光学模组、高精度传感器、LBS(定位服务)等细分领域的技术壁垒较高,例如INMO影目科技的AR眼镜融入AI应用,展现出交互创新潜力。

三、应用层与场景落地

1. 生成式AI的垂直行业应用

办公场景:会议纪要、数字人分身等工具(如科大讯飞、钉钉)已实现订阅模式盈利。

医疗与教育:AI辅助诊断(如商汤的医疗影像分析)、个性化教学资源生成(如网易有道)需求明确。

工业元宇宙:数字孪生技术(如中科云墨)在制造业的运维优化,以及工业设计中的3D建模(如景致数据的图像三维重建)。

2. 元宇宙内容与交互创新

虚实融合场景:元宇宙主题乐园(如上海沉浸机遇的亿元融资项目)、线上下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如VR+剧本杀)。

数字人与3D内容:商汤、云从等企业在数字人直播、虚拟IP打造中的技术积累,以及AI生成3D资产的工具(如元宇宙3D引擎)。

四、技术融合与新兴赛道

1. 生成式AI+元宇宙的协同效应

AI驱动的元宇宙内容生成(如程序化虚拟场景)、多模态交互(文本、语音、手势融合)将提升用户体验,相关技术提供商(如底层算法公司、UCC(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具备潜力。

2. 多模态大模型与行业解决方案

商汤、百度等企业的大模型向垂直领域(如法律、金融)延伸,通过“AI+行业知识”构建壁垒,例如商汤AIDC(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占据市场第三份额。

五、早期技术与区域性机会

1. 早期项目投资

2024年元宇宙早期融资(天使轮/Pre-A轮)占比提升至31.5%,AI生成内容(如文生图、视频)工具类企业(如新AI独角兽月之暗面)存在技术突破机会。

2. 地方国资扶持标的

上海、深圳、无锡等地通过国资支持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如数字孪生、智能算力),例如无锡金投对中科云墨的投资,结合本地产业升级需求(如软件、钢铁行业数字化)。

投资风险与建议

1. 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验证:优先选择已实现落地场景(如办公、营销)或具备完整技术链的企业。

2. 政策与数据合规:关注国家数据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政策导向,避免涉足数据安全风险较高的项目。

未来两年,AI与元宇宙的融合将推动“虚实共生”生态成型,投资应聚焦技术壁垒高、商业模式清晰、政策支持明确的企业,同时关注早期技术孵化与区域产业协同机会。

来源:关注中老年群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