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上进入立夏,发现自家种的橘树叶面上出现了很多小黑点,仔细一看还在爬动,部分区域还有还出现淡黄色斑点,并且还会分泌蜜露导致煤烟病。这些小黑虫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仅靠修剪和叶面冲洗,能够清理掉它们么?隔壁家的果农犯了难,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
马上进入立夏,发现自家种的橘树叶面上出现了很多小黑点,仔细一看还在爬动,部分区域还有还出现淡黄色斑点,并且还会分泌蜜露导致煤烟病。这些小黑虫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仅靠修剪和叶面冲洗,能够清理掉它们么?隔壁家的果农犯了难,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
一、柑橘树上小黑虫(黑刺粉虱):
这些小黑虫就是柑橘的黑刺粉虱,成虫有白色蜡粉,前翅有白斑,幼虫黑色带刺毛,会分泌蜜露导致煤烟病,主要危害春梢、夏梢及早秋梢的新叶。他们集中爆发每年的5-6月。其余8-9月、10-12月均有发生。除了会飞以外,风力也是导致他们到处传播重要原因,稍微一不注意,满园都是小黑虫,造成更大的损失。危害方面的话,主要集中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黄斑、落叶和树势衰弱,同时诱发煤烟病,覆盖枝叶和果实表面,阻碍光合作用,严重时枝叶枯死、果实脱落。
二、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
1、越冬虫态
冬季以2–3龄若虫在叶背越冬,春季3–4月化蛹并羽化。
2、成虫羽化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喜阴暗环境,产卵于叶背呈圆弧形排列。
3、若虫盛发期
集中在5-6月、6-7月、8-9月及10-12月。
三、黑刺粉虱如何防治:
1、修剪清园冬季修剪密集枝、病虫枝,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性,减少虫源越冬环境。
剪除的虫害枝需集中烧毁,阻断虫卵传播。
2、水肥管理
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枝叶徒长,降低害虫滋生风险。
结合灌溉,用高压水柱冲洗树冠,清除蜜露残留,减轻煤烟病发生。
寄生蜂(粉虱细蜂、黄盾扑虱蚜小蜂)对若虫和蛹的寄生率可达50%以上,需减少菊酯类广谱农药使用。
5–11月天敌活跃期,转移含寄生蜂的叶片至虫害严重园区,增强生物控制效果。
4、人工助益
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可捕食若虫,需避免喷洒对其有害的药剂。关键施药时期
重点防治第一代1–2龄若虫盛发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1龄若虫占比达70%时,为最佳防治窗口期。推荐药剂及用法
1、矿物油:97%乳剂稀释后喷洒,兼具物理窒息与驱避作用
2、内吸性杀虫剂:螺虫乙酯、啶虫脒,噻虫嗪等,可穿透叶片直达虫体。
3、复配方案:联苯菊酯+烯啶虫胺,或吡丙醚+有机硅增效剂,提升渗透性。
4、喷药要点
重点喷洒树冠内膛、叶背及果园杂草,确保覆盖虫卵聚集区。间隔10–15天连喷2次,邻近果园需同步施药防止成虫迁移。1、联防联治:统一周边果园施药时间,阻断成虫迁飞路径。
2、监测预警:定期检查叶背虫卵及若虫发育进度,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3、药剂轮换: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4、天敌规避:寄生蜂活跃期(5–11月)禁用氯氰菊酯等高杀伤性农药。
通过“农业控环境、生物抑虫源、化学抓关键”的综合策略,可高效控制黑刺粉虱危害,兼顾生态平衡与柑橘产量。
来源:园林绿化施工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