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武术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主导将两拳(少林拳、太极拳)从河南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建立系统的武术竞赛规则和国际推广策略,推动陈家沟四大金刚(陈正雷、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调入省体工大队,系统培养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张耀庭同志的逝世是中国武术界的巨大损失,但
张耀庭同志,原国家体委武术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第六届主席,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9日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他的一生致力于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被誉为中国武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推动者,也是首位推动少林与太极的践行者,电影《少林寺》幕后的大功臣。
张耀庭同志的主要贡献包括:
推动武术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主导将两拳(少林拳、太极拳)从河南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建立系统的武术竞赛规则和国际推广策略,推动陈家沟四大金刚(陈正雷、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调入省体工大队,系统培养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张耀庭同志的逝世是中国武术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武术发展的丰碑之上。
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内外肃穆庄重,2025年5月3日上午十点,中国武术界在此送别一位功勋卓著的领路人——原国家体委武术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第六届主席张耀庭同志。这位将毕生奉献给中国武术事业的89岁老人,以兰厅门前蜿蜒百米的长队、厅内循环进出的吊唁者。
清晨,现任国武中心主任、中国武协主席张玉萍,河南省体育局有关领导代表以及少林、太极等拳种代表性传承人,陆续抵达张耀庭同志的告别厅,参加告别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届和社会各界代表,张耀庭同志生前好友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送别。
前往八宝山送别张耀庭同志的武术届包括中国武术协会原主席李杰、张秋萍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届领导、武术机构代表、武术名家代表等。
少林与太极原杂志社总编辑,河南广播电视台武术世界频道首席顾问赵国华专程代表频道也赶赴现场,为张老送行,并将记载着张耀庭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武动人生》这本书亲自送到张主席家属冀春茹手中。
肃穆的告别厅内,层层叠叠的花圈构筑起一道武术界的"情感长城"。河南广播电视台武术世界频道敬献的素白花圈格外醒目,同时也为武林届痛失一位掌舵人深表惋惜。频道首席顾问赵国华行程忙碌,却仍专程前来送别,正是源于他对张耀庭先生这份深厚且真挚的情感。
赵国华在朋友圈悼念时写到:我的老领导,张耀庭同志突然离我们而去。得此消息,悲痛万分……
就在几天前,张耀庭同志从北京专门给我打电话询问《武动人生》这本书出版的情况。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工作,终于编写完成即将进印刷厂付印,并于5月15日他的九十大寿庆祝大会上进行首发与广大读者见面。
他非常看重这本书的编写出版,期间认真审阅我们的编辑方案,并对收录的内容认真的检校,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案 ,对发行工作也做了安排。
我没能将一本飘着油墨香的《武动人生》送他手中,为此,我真的很愧疚,好在这本书我们一定要按时出版发行以告慰他老人家,这本书的发行也让世人知道有一位叫张耀庭的老人,在改革开放以来为中国武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张耀庭同志的溘然长逝,无疑是中国武术界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他的一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是秉持“以武弘道、以德化人”理念的一生。
赵国华编辑的《武动人生》
张耀庭生前遗笔:《武动人生》的专属签名
张耀庭同志生平
张耀庭同志,1936年4月生,汉族,山东莱州人,195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1978年,受河南省委组织部调派,赴登封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1981年赴河南省体委任职,1988年任河南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起先后担任武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武术协会第六届主席、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等职。
张耀庭同志在担任河南省体委主任期间,高度重视少林武术及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多次带领河南省武术运动员在全国各类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亲自参与拍摄电影《少林寺》,开创武术与影视结合的先河。曾荣获河南武术改革开放40年杰出贡献人物奖章。同时,他还致力于挖掘和整理武术文化史料,先后主编了《中央国术馆史》、《中国武术史》及《中国武术百科全书》,担任《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为我国武术运动的规范发展、武术教育人才培养、武术理论研究,以及武术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耀庭同志的离去,是中国武术界的巨大损失。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更是以武弘道、以德化人的一生。他的坚定信念、务实作风和家国情怀,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武术发展的丰碑之上。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张耀庭同志的遗志,继续推动中国武术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图文编辑:徐贺鹏
来源:武术世界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