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兄弟三院士:专注学术培养人才,引领学科前沿发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22:27 3

摘要:溱潼位于江苏泰州,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万顷碧波,风景秀美,地灵人杰。自古以来,溱潼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历史上共走出进士举人100多名,当代更是涌现出名人志士600多名。

在溱潼有一座著名的“院士旧居”,每天都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它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德仁、李德毅和李德群三兄弟的旧居

院士旧居

溱潼位于江苏泰州,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万顷碧波,风景秀美,地灵人杰。自古以来,溱潼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历史上共走出进士举人100多名,当代更是涌现出名人志士600多名。

院士三兄弟之祖父李贞发是当地有名商人,曾任溱潼商会会长。虽是商人,李贞发却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他所书写的80字家训,至今依然悬于“院士旧居”中。

自小浸润于浓郁的文化氤氲以及崇文尚学的家风中,李氏子孙勤奋自勉,多出英才,“院士三兄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李德仁、李德毅是亲兄弟,李德群是他们的堂弟,兄弟三人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均是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并先后当选两院院士。

李德仁、李德毅和李德群三兄弟

2024年6月,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荣膺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让这位本就名满天下的科学家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

李德仁出生于1939年年底,从小就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李德仁进入武汉测绘学院求学,大学期间就表现出卓越的学术才能,能推导出比国外教授更严密的理论公式。研究生期间师从著名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王之卓院士,1985年又获得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李德仁回到母校武汉测绘学院任教,后来随着学校并入武汉大学,他也成为武汉大学的一员。

李德仁长期致力于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出了诸多开拓性的重大科研成果。他提出一体化数据结构概念,创立“李德仁方法”,提出地球空间信息学,提出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全套理论和方法,以及主持研发第一代地面移动测量系统、自主版权GIS基础软件一GeoStar和自主版权遥感国像处理软件一GeoImager等,都是测绘和遥感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测绘遥感学科能够稳居国际前列的主要支撑,李德仁也是武汉大学之所以能够遥感领域最强大研究机构的主要力量。他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并荣膺国际摄影测绘与遥感领域的最高奖——布洛克金奖。

作为国内著名的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也是国内最早进行无人驾驶研究的专家之一。早在2018年,李德毅院士领衔打造的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就已开启试运营。

李德毅出生于1944年,大学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后来在英国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此后,李德毅便进入总参某研究所工作,长期专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和军队信息化工作。

在李德毅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他屡次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主导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要工程的研发。他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和发现状态空间等,极大地推动了全军自动化和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凭借在自动化领域的突出建树,李德毅先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同时,李德毅时刻关心自动化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仅时刻与母校东南大学保持紧密合作,还先后担任清华、哈工大、北航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出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院长等。

李德群出生于194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冶金系。恢复高考后,李德群考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塑性加工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李德群一直留校工作,从事塑料注射过程计算机模拟和模具CAD/CAE/CAM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李德群系统开展了塑料注射过程计算机模拟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出三维注塑成形过程模拟的商品化软件,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防、汽车、电子等高端产品制造中。

2015年,李德群因在材料成形领域的突出成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遗憾的是,李德群院士已于2022年因病去世。

其实,国内家学渊源深厚,一家数位英才的家庭还有很多,梁启超九位子女皆才俊,三位是院士,严济慈、严陆光父子皆院士,李四光和女儿、女婿两代三人都是院士等。他们的成才都生动诠释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

来源:科学易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