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人的“塑料茅台”——搪胶玩具LABUBU出了海也有另一副脸孔,这个小玩具硬是把泰国公主迷得神魂颠倒,300元人民币的价格和几十万爱马仕混搭亦是不在话下。1924年那间德国玩具厂发明制造这种工艺的机器时,大约想不到,一百年后,它照样能在全球引爆当代年轻人间的
甲亢哥来一趟中国,沉睡已久的醒狮又重新在西方世界火了一把。
过去旅游一向是出国看洋人耍宝,谁能想到世界那么大,大家出走半生,归来仍旧是看洋人耍宝。一位清朝的五旬老太假如在天有灵,大概会很欣慰。
年轻人的“塑料茅台”——搪胶玩具LABUBU出了海也有另一副脸孔,这个小玩具硬是把泰国公主迷得神魂颠倒,300元人民币的价格和几十万爱马仕混搭亦是不在话下。1924年那间德国玩具厂发明制造这种工艺的机器时,大约想不到,一百年后,它照样能在全球引爆当代年轻人间的风潮。
其实,无论痛包、吧唧、小卡……还是别的“谷子”,这届年轻人迷恋的东西本质上都不新奇,从jellycat到LABUBU,从玉桂狗到chiikawa,一个个流水的IP,铁打的却是承载着这些出圈设计的工艺。
随着最新的过境签加开到240个小时,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前来中国寻宝,历史民俗之外,更具时代特色、融合时下潮流文化的宝贝们开始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年轻人爱上老工艺做的新东西,当然也不足为奇。
是“老宝贝”,也是好东西
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前两年红极一时的曹县除了向日本大量出口占据主流市场的棺材[3], 另一个伟大事迹大约是把汉服价格打下来,真正在商业层面做到了事死如事生,山东不愧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真神。当然,曹县县长亲自穿着汉服下场带货讲解功不可没,而随后当曹县网红用朴实的方言喊出那句经典的meme金句时,这座小城接地气的态度马上引爆了互联网。
这很能说明一件事: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是“老宝贝”,不是老登。
穿汉服拍写真已经成为年轻人到一些景区旅游的必备打卡项目之一 / 图虫创意
老工艺焕发新光彩并不少见,何况现在的年轻人早已将目光转向了丰富的我国民俗工艺。扬州的非遗绒花、传统的旗袍归拨、博物馆同源的的累丝工艺……这社交网络算法与AI的数据交叉种,千篇一律的高奢时装看起来越来越令人乏味,
而那些高定时装们使用过的山东绸、苏绣、竹编,反倒是乘着新中式的东风,又回到了大众视野。因此当年轻人自发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非遗上头体验的时候,非遗项目的厚重被互联网轻轻承接,文明古国的画卷完成了新世代的轻盈转身——这些非遗产品实在是太出片了。
新中式火了一遍又一遍,先是香云纱,然后是汉麻,接着是女明星穿火的宋锦,让万能的淘宝商家卷上了天。复刻最怕正主下场,国博复刻的乾隆花瓶还得去本馆才能买到,幸好复刻博物馆同款皇家首饰只要在线上就能激情下单。
去敦煌的漫天黄沙中拍飞天,去嬛嬛故居拍复原旗装,去苏州园林拍明制汉服,去泉州,不打卡经典的簪花的蟳埔女约等于没去,不怕被嘲,人生回忆的捕捉才是第一要紧事。佛山醒狮又回到了商场里、打铁花表演一夜之间变成了各大古城速速跟进安排的表演项目,非遗文化展演如火如荼,福建傩戏带到了北美课堂上,又成了社交平台爆款视频;
卷不动的年轻人前两年的梦想还是去有风的地方开咖啡店,现在改成了想去景德镇捏泥巴,但有风的地方也没有输太大,彝族服饰转眼就登上了纽约时装周……
如此种种二十年未有之现状充分说明,年轻人真的对非遗充分上头了,并且一时半会,大概退不了坑。
从情绪价值到身份认同,
年轻人突然对老宝贝上头了
为什么年轻人突然爱上了这些“老宝贝”?
也许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寻找和把玩这些“老宝贝”,成了寄托自我与安放灵魂的渠道。对于寄居在狭小都市间、渴望寻觅一方天地的这代人来说,一门优秀的手艺,也许远比坐在办公室里做ppt更接近自由。
一项去年年底的年轻人意向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观看过非遗文化演出,参观非遗博物馆与展览馆的年轻人也同样超过50%[1]。有过穿戴非遗元素的服饰首饰、品尝非遗美食、购买非遗周边产品经验的调查对象也不在少数,至于亲自体验编织、扎染这样带点花活儿的非遗项目,也成了热门选择。当然,出圈的过程,少不了社交网络的传播与分享,更符合新世代社交习惯的还有拍摄这些非遗相关视频,这个行为在调查中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人数。
非遗项目的爆火早有迹象,早在马面裙与平裁旗袍流行的时候,就注定领着年轻人的脚步往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深处走去。而文旅消费中,非遗项目的各种出圈,则成了旅行目的地的重大注脚。
不管新中式,还是社交平台上那些大热的小众古文化历史小城vlog,都像是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再发现。
尽管每个人都会簪花围、穿花衣,但亲自走到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去探寻千年之前的遗迹,从真实而立体的当地生活中感受与留念,把教科书上宏大而抽象的描述印上独属于自己的视角与印象,这些微妙的个体体验永远是千人千面。这届年轻人不是心血来潮爱上这些“老宝贝”,而是消费主义空前繁荣的当下,充值多巴胺过后的空虚和迷茫,使得年轻人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值得购买的东西?
是自我认同,是心灵寄托,是对某种生活的向往,还是忘我的自由?
虽然被标准化的按部就班绊住了脚步,不过现代社会的好处,在传统项目上又一次发挥了艺能:现代人可以线上购买这些宝贝。
对于非遗宝贝,年轻人有些新的意见,去年年底的调查中还显示,89.7%的受访青年觉得,非遗更重要的还是坚持匠心与守正创新[1]。恰好,创新是根植在淘宝中的传统基因,区区小事,卷不倒淘宝商家。
目前,淘宝线上聚集了3万多个非遗商家品牌、拥有9000万款非遗周边单品,而年轻人正在成为非遗消费的扛把子。只要有万能的淘宝,就能在浮革买到比传统通草花更耐久的非遗皮革饰品,这些朦胧而柔软的灵动花卉栩栩如生,在非遗皮雕的传统工艺上做了现代化的延伸,适合多场景佩戴,摆脱了过去非遗商品只能当做摆件高高供起的刻板印象。
而在被互联网贸易盘活的非遗钩针厂中,小黄香蕉则把非遗钩针搬上了更广阔的舞台,作为新时代的厂二代,善于听取客户意见是良好习惯,不少来自海外的客户建议她们开发钩针耳饰,把传统定式开发出了新组合,通勤日佩戴一件非遗钩针饰品,也算是在身体力行地实践对抗现代生活的空洞和标准化。
这不是逃避现实,这是一种温柔的抵抗。
非遗浓度已超标,
“中国宝贝们”团建蹦迪
黄金周,打工人一年两度的宝贵假日。
为了把假期用在刀刃上,有些年轻人的旅游攻略堪称吾辈楷模,北京旅游计划令一同出门的老年人看了差点当场丧命,令围观网友当场问出“咱奶是不是要去参军”的真诚疑惑。
为了不让五旬老母交代在马路牙子上,更为温和,节奏缓慢的小众旅游地点悄悄兴起。
作为一座以浪漫出圈的文旅小城,泉州拥有由多达22项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的海洋商贸遗迹[2],更有多达36种非遗项目,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外那些奇珍异宝、香料宝石抵达的第一站,对来大部分长自大陆文明的年轻人来说,这座充斥着海洋文明的城市,交织着古典与现代、异域与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簪花热”席卷全网,泉州成为了全国旅游热门城市之一 / 图虫创意
在现代生活中,传统簪花仍然在当地习以为常,这是标准化都市生活中难以窥见的异象,更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浪漫想象。
柔软的簪花不硬核,只存在于每一条大街小巷,拐角闪现的零星花朵,更贴近劳作之中的日常禅意,这是一座充满烟火气息的痛城,以头顶簪花为坐标,更是假期旅游地的宝贝。
如果有人恰好在黄金周期间恰好来到泉州,或许会看见一座巨型簪花“痛楼”,
这是由淘宝《中国宝贝》非遗项目发起的首站游园会标志,过去两年在淘宝平台的非遗销售成交额排名中,泉州市位列福建省第一名,这也是为什么每月一期的《中国宝贝》非遗项目选择了这里作为起始站。曾是宋元两朝海洋商贸中心的泉州,曾经代表着开放包容、纵横世界,因此把泉州作为这个项目的起始点,饱含海上丝绸之路代表的全球商贸繁荣的祝愿,也代表非遗项目在全中国的深度文化传播。
黄金周伊始的4月29日到5月3号期间,淘宝在泉州西街打造了数千平方米的游园会,模特把泉州交汇的101种非遗簪花戴在头上走秀以外,也有热闹得仿如庙会的泉州本地非遗商家集会。据平台数据显示,游园会吸引线下人流量超60万,其中年轻人占据半壁江山,高达70%,电子盖章等玩法3天拉动7.5万新客,疯狂涌入线上店铺,为非遗商家实现近7万店铺粉丝增量,超万份周边奖品被一抢而空。
传统庙会上,少不了的是歌舞杂耍,各类琳琅满目的小玩意儿,淘宝整的活儿包括让游客耳目一新的“闽南迪斯科”拍胸舞,以及非遗“老戏骨”的各类表演,把各类非遗商家搜罗起来,让游客逛五天非遗市集,比散落在各处辛苦寻觅伴手礼更方便。
现场还有20位以上的非遗手艺人现场教学,不仅有解压的手钩、盘扣和时下正热的编绳手串,也有永春漆篮、油纸灯教学这样稀少的体验项目,甚至还提供了免费的簪花名额,让来旅游的年轻人深度体验非遗的制造过程,好玩之余,也能加深对非遗项目的印象与好感。
接下来,《中国宝贝》将走遍全中国,把淘宝上的非遗手艺人、特色非遗商品带到全国各地,非遗将不再是只能在节假日才能深度触摸的出口,在淘宝与各地政府合作的文旅项目中,非遗也许将是工作日下班就能深入体验的日常,让都市年轻人在现代生活中,找寻到一点自由的诗意。
[1]陈天旭 . (2024, December 28). 85.8%受访青年感受到近年来非遗“火出圈”. 广州青年报.
[2]耿羽, & 黄明珍. (2021, August 5). 涨海声中的泉州:见证千年海上丝绸之路. 光明网.
[3]孙宏瑗, & 杨飞. (2021, May 23). 日本九成棺材来自这 “棺材小镇”助山东曹县“C位出圈.” 光明网.
来源:浪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