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警信号:植株茎基部(靠近土壤处)出现黑色或暗褐色腐烂,表皮皱缩凹陷,严重时茎部中空。
图片仅供参考
1. 茎基部发黑腐烂
预警信号:植株茎基部(靠近土壤处)出现黑色或暗褐色腐烂,表皮皱缩凹陷,严重时茎部中空。
防治建议:
2. 植株突然萎蔫
预警信号:健康植株在无干旱情况下突然整体萎蔫,叶片下垂且难以恢复。
防治建议:
检查萎蔫植株根系,确认是否伴随黑茎症状。加强田间巡查,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清理,减少病原扩散。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避免过量氮肥。3. 叶片黄化卷曲
防治建议:
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锌叶面肥,缓解黄化。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处理,减少病菌传播。避免密植,保持通风透光。4. 病部溢出灰白色黏液
预警信号:茎基部腐烂处或切开病茎时可见灰白色黏稠菌脓,散发酸臭味。
5. 种薯带菌引发苗期感染
防治建议:
6. 田间呈点片状扩散
预警信号:发病初期零星分布,随后以病株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明显病窝。
防治建议:
7. 块茎脐部软腐
预警信号:成熟期块茎脐部(连接匍匐茎处)出现水渍状黑斑,内部组织腐烂呈湿泥状。
防治建议:
提前5-7天收获,避开雨季减少伤口感染。收获时剔除病薯,贮藏前用45%咪鲜胺微乳剂2000倍液浸泡3分钟。贮藏库保持温度2-4℃,湿度80%以下,定期通风。互动环节
下一步行动建议:
请检查您的田间是否已出现上述症状,并优先实施①排水降湿、②病株清理、③种薯消毒三项措施。若需要具体配药方案或病害确认,可提供田间照片进一步分析。
请提问:您目前观察到最明显的症状是哪几种?是否有采取过防治措施?
来源:玩飞体谈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