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制造的“永不落幕的日全食”来了;6岁女童长成双排牙的“小怪兽”;一种毒株突变后可能在人类中流行…

摘要:当地时间12月5日,欧洲航天局发布公告称,执行“普罗巴3号”(PROBA-3)任务的两颗卫星当日在印度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项耗资2亿欧元的计划自2014年开始,旨在通过两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制造“人工日食”,用于观测日冕。

· ·

两颗卫星发射,将制造“永不落幕的日全食”

当地时间12月5日,欧洲航天局发布公告称,执行“普罗巴3号”(PROBA-3)任务的两颗卫星当日在印度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项耗资2亿欧元的计划自2014年开始,旨在通过两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制造“人工日食”,用于观测日冕。

“普罗巴3号”的两颗卫星进入轨道后,日冕仪卫星和遮挡器卫星将保持约150米的距离,以极高的精度对准并维持编队飞行,形成一颗“大型卫星”。遮挡器卫星将阻挡日冕仪卫星视角下的太阳光球,制造“人工日食”,使后者能够研究通常被太阳光芒掩盖的日冕。以往天文学家只能在日全食时精细观测日冕,但每次只能持续几分钟,“普罗巴3号”将在每19小时36分钟的轨道周期中连续6小时执行观测任务,“按需”制造日全食,观测到比以往任何地面或太空观测仪器更靠近太阳边缘的位置。欧航局说,研究日冕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太阳,还因为它是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风暴的源头,这些会影响卫星运行以及地球上的通信和电力网络。

全球首款碳-14钻石电池面世,可供电几千年

12月4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宣布与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在19发电的电池制造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款碳-14钻石电池,这款电池不仅有超长的使用寿命,能持续供电数千年,而且在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方面也有显著优势,这使得碳-14钻石电池成为了一种极具潜力的长期供电解决方案。

碳-14钻石电池的核心在于利用碳-14的放射性衰变来发电。碳-14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科学家将碳-14封装在钻石中,利用钻石的坚硬特性安全地捕获辐射,以产生电力。钻石外壳能够有效吸收碳-14发出的短程辐射,并在产生低水平电力的同时确保安全。这款电池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太阳能电池板,不同的是它不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而是利用放射性衰变产生的快速移动电子来发电,这使得碳-14钻石电池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这意味着这种电池即便使用3000年,剩余电量还有近一半。

一种毒株突变后可能在人类中造成大流行

2021年,H5N1型禽流感的新毒株2.3.4.4b通过鸟类传播至世界各地,并跨物种在畜群中广泛传播,显示出感染广泛宿主的能力,包括鸟类、海洋哺乳动物和人类。至2024年,该病毒影响了美国14个州的至少282群奶牛,甚至感染了一些人类。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解释了H5N1 2.3.4.4b毒株可感染人类的机制。

研究显示,H5N1病毒有可能发生了突变,使其可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研究人员针对受体结合位点设计了靶向突变,发现病毒血凝素HA蛋白中的一个突变会使其更易与人类受体结合,添加第二个突变则会进一步增强病毒结合人类受体的能力,达到与2009年流行的 H1N1病毒类似的亲和力,与禽类受体的亲和力则会下降。这项研究将使人类能更好地防范人畜共患病及其流行性风险。

新疆库木塔格沙漠迎来罕见降雪

近日,新疆库木塔格沙漠迎来降雪天气。从空中俯瞰,积雪宛如细密的鳞片,均匀有致地排列在沙丘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雪后沙漠闪烁着清冷光芒,呈现出壮美的景象。

据了解,鄯善县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东缘,年降水量仅为25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毫米左右,属干旱性气候,降雪十分罕见。

一国出现不明疾病,已致近百人死亡

12月4日,刚果(金)卫生部发表声明称,该国西南部宽果省出现不明原因疾病,自10月24日以来已累计报告376人染病,至少79人死亡。声明称,这种目前原因不明的疾病近期出现在宽果省的潘济地区,患者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呼吸困难和贫血等,死者大部分为15岁以上的青少年。

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1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办事处表示,10月开始刚果(金)西南部宽果省出现的不明原因的疾病已累计造成数百人染病,近百人死亡。世卫组织非洲办事处已派遣特别响应小组前往宽果省调查疾病来源,并将进行样本采集和实验室分析。世卫组织呼吁当地民众避免大规模聚集。

· ·

全球变暖导致大米越来越难吃了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篇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论文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大米的品质正在下降,对优质大米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夜间温度:夜间温度越高,大米品质就越差,反之则越高。特别是当我国大米产区的夜间温度超过18℃时,优质大米率会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水稻生长季节高温事件频发,直接影响了大米的品质。高温还降低了大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淀粉粒的平均粒径,使大米变得更脆弱,更易在加工和碾磨过程中受损。与此同时,大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大米的黏度和糊化温度也会提升,影响大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如此大规模的研究中证实了气候变化对大米品质的直接影响。

小龙虾不仅好吃还能治理微塑料

一只小龙虾能吃的肉只占两成,大量壳被浪费了,将虾壳用机器破碎后,使用酸碱去除钙质与蛋白质,冲洗至pH中性便得到了甲壳素,这种粉末状天然物质被证明能够有效捕获微塑料,而且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今年5月至11月,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红兵教授团队有关小龙虾和微塑料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连续3次登上了国际权威期刊。

研究团队将废弃的小龙虾壳制备成天然纤维束骨架和捕获位点双重暴露的三维多孔小龙虾壳,将它们用网兜装起来投入水体中,就可以吸附水中的微塑料,而且还不是一次性的。团队还做了更多实验,将虾壳素和鱿鱼骨、乌贼骨的甲壳素(α-和β-甲壳素)的两种原生氢键网络打断重排,形成一种多级纤维框架海绵材料,这些新材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投入到水体微塑料治理中,效果非常好,不仅是对微塑料,对重金属、微生物都有很好的过滤效果。

北极可能最早在2027年迎来无冰日

随着全球变暖程度逐渐加深,北极海冰正在以每10年超过12%的速度消失。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通讯》的论文称,北极首个无冰日最早可能于2027年到来。

今年北极海冰最小覆盖面积为428万平方千米,高于2012年9月的历史最低纪录,但和1979年到1992年间平均685万平方千米的覆盖面积相比,仍然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当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小于100万平方千米,科学家称北极是无冰的。科学家认为,在无冰日外,21世纪30年代几乎必然会迎来一个第一个无冰月。随着北极海冰的减少,北极阳光反射率下降,这会进一步加剧北极乃至全球的升温。北极变暖可能会改变风和洋流的模式,导致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未来5年都不再有“大年三十”了

尚在冬月,“未来5年都没有年三十”的消息就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5年至2029年连续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这几年的大年三十去哪了?大年三十为什么“消失”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与后勤中心副主任王科超表示,大年三十之所以会“消失”,主要与我国传统历法农历的编算规则有关。农历中的月份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安排,它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因此,农历月份有大小月之分,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如果腊月是小月,那么这一年就没有大年三十。总体来说,二者间隔排列的比例高一些,有时也会出现连续两个大月或连续两个小月的情况。“根据长时间的统计来看,有年三十的比例略高一些,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也属正常现象,但较为少见”。

气候变化正导致大象被大规模毒死

最近,一篇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的论文显示,气候变化让草原水坑中的有毒藻类大量繁殖,动物在饮用这些水后大量死亡。仅2020年,非洲博茨瓦纳就有350头非洲象因此死亡。

2020年5月到6月,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大象尸体,并很快排除了盗猎的原因。研究人员使用卫星数据分析了大象的死亡位置,发现大象尸体分布的情况比正常死亡的尸体更分散。分析发现,2020年在尸体附近的水坑中,藻类水平明显升高,多次出现水华事件,并且出现时间和大象死亡的时间重合,这表明大象是被有毒藻类毒死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大象平均在接触毒水坑88小时后死亡,行走了16.5千米。研究人员表示,藻类数量激增是大象栖息地从2019年的极度干燥突然转变到2020年的异常湿润导致的,而类似的极端天气正在随气候变化的加剧而增多。

· ·

6岁女童吃得太精细竟然长成“小怪兽”

近日,湖北武汉6岁的女童梦梦(化名)吃饭时发现门牙松动,妈妈一看发现孩子竟然有“双排牙”,医生检查后确诊梦梦是乳牙滞留,给她拔掉了乳牙,给恒牙腾出了位置。

原来,梦梦从小备受宠爱,家人怕她吃东西不好消化,无论是肉还是蔬菜都切得很碎,米饭不敢煮得太干,坚果也要研磨成粉。医生表示,进食太精细导致咀嚼力量较小,乳牙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刺激,不能自然脱落,乳牙和恒牙就会并列生长在牙槽骨上。换牙期要给小朋友多啃食苹果、玉米等硬物及粗粮,充分的咀嚼可以帮助乳牙的牙根吸收,促进乳恒牙自然替换。同时要定期带小朋友进行口腔检查。“双排牙”不及时诊治会导致牙齿错位,还会影响颌骨发育。

吃得太咸可能导致记忆丧失和痴呆

有研究发现,高盐摄入与记忆丧失和痴呆风险增加有关,难道高盐饮食真的伤大脑吗?今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研究团队在《基因与营养》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膳食盐摄入与痴呆风险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探究,发现高盐摄入与总体痴呆风险增加相关。

这项研究为膳食盐摄入影响痴呆风险提供了因果证据,强调了减少盐摄入对于预防痴呆的重要意义。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应适度控制盐量,减少食用高盐食物,如腌制品、加工肉类等,从饮食方面入手,降低痴呆的发病风险。

老人吃了自家腌的萝卜人都“紫”了

近日,郑州一老人食用了自家一年前腌的萝卜条,指甲、嘴唇和皮肤都变紫了,还伴有呼吸急促等症状,被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医生推测可能是腌菜贮存不当导致污染所致,也可能是当初腌制时萝卜就已有腐烂。

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皮肤青紫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明显症状之一,如发现亚硝酸盐中毒,早期可尝试催吐以减少吸收,如症状明显,应立即就医。专家提醒,自制腌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峰期为开始腌制后的1-2周左右,通常腌制2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就相对较低了,建议腌菜一个月后再食用。除了腌菜,绿叶蔬菜、冰箱里的剩菜、凉拌菜都应尽快食用,不宜久放。

· ·

为什么一到冬天更容易睡过头?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似乎特别容易让人留恋温暖的被窝,即使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感觉睡意朦胧,难以摆脱床的诱惑。冬季为何更容易让人睡过头呢?

冬季白天的时间缩短,夜晚相应拉长。人体内部有一个自然的时钟,它依据光照的节奏来调整睡眠和清醒的周期,到了冬季,这个时钟似乎被打乱了。随着夜幕降临得更早,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增多,就像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轻声劝说:“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再多歇息片刻吧。” 这种自然的生理反应使得早晨起床变得更加困难。

为什么纸币上有编码而硬币没有?

钞票要有足够的储备才可以发行,各国的钞票是使用外汇储备来支持它的币值的。由于外汇储备有一个固定数目,所以钞票发行量也是有所控制的,使用编码来计算发行量是一个很方便的办法。另外,纸币持有人只要到发行银行,银行就有责任给持有人“凭票即付”等值的外汇,所以纸币编号也是一个统计和防伪的资料。

硬币的发行一般只是方便百姓在日常交易中做找补,并没有外汇储备支持,在国际上也不能进行货币兑换。由于没有“凭硬币即付”的承诺,所以硬币也没有编码的需要。

来源:生活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