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某平台主播"柴某"因一则玉石打假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该主播在直播中声称知名商超胖东来存在"百元进价卖万元"的暴利行为,更暗指其涉嫌偷税漏税。这波操作不仅让胖东来陷入舆论漩涡,更意外捅破了玉石行业的"窗户纸"。
近日,某平台主播"柴某"因一则玉石打假视频引发轩然大波。该主播在直播中声称知名商超胖东来存在"百元进价卖万元"的暴利行为,更暗指其涉嫌偷税漏税。这波操作不仅让胖东来陷入舆论漩涡,更意外捅破了玉石行业的"窗户纸"。
从业十余年的和田玉商家李经理向记者透露:"这次事件就像在油锅里泼水,整个玉石圈都在自查自纠。其实行业确实存在用阿富汗玉冒充和田玉、石英岩染色当翡翠的情况,但说知名商超集体造假就太离谱了。"
随着事件发酵,平台已对"柴某"账号采取封禁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该主播自家店铺被扒出售价千元的玛瑙手串,实际进货价仅20元。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已关注到相关舆情,企业经营数据核查需要法定程序,不能仅凭网络传言下定论。"
在胖东来总部,记者随机采访的顾客王女士直言:"我在这买了8年珠宝,每次都能看到鉴定证书。倒是某些直播间喊着'家人们捡漏',结果转头就玩消失。"最新数据显示,胖东来近三日玉石柜台销售额反增15%,部分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出信任票。
这场闹剧暴露出三个关键问题:一是玉石行业亟需建立透明价格体系,二是网络打假亟需规范证据标准,三是企业信誉需要十年积累却可能毁于一旦。正如商业分析师张强所言:"当打假者自己都在售假时,我们真正要警惕的是那些打着正义旗号的生意经。"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