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完善政策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06:39 4

摘要:民营经济强则发展强,民营经济好则发展好。民营经济为宁夏贡献了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的税收、60%以上的研发投入、近70%的社会就业和90%以上的经营主体,在当地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宁夏持续完善政策体系

民营经济强则发展强,民营经济好则发展好。民营经济为宁夏贡献了近50%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的税收、60%以上的研发投入、近70%的社会就业和90%以上的经营主体,在当地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宁夏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经营主体、助企纾困解难,全力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

近日,为提升干部落实民营经济政策、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能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培训班,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投资处、环资处、社会信用服务中心分别就推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新”项目和企业信用修复等业务进行了政策讲解,为发改系统干部立足职能、丰富举措服务民营企业凝聚了共识、增强了本领。

为企业家加油鼓劲

银川市兴庆区上海东路,春意盎然,车水马龙。

道路标识牌下方宣传栏上,是介绍一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照片和文字,边上写着“民企榜样 银川力量”,旨在向社会传达重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强烈信号。

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材料设备领域,2020年以来在银川市布局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等9个项目,已完成投资超50亿元,营收超40亿元,上缴税收超3亿元。众多民营企业齐心协力,让工业蓝宝石产业在银川熠熠生辉。

“宁夏的营商环境,是‘看得见的诚意’,更是‘摸得着的未来’,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伟感慨地说,地方领导真心实意与企业家交朋友,多次与企业家主动对接沟通、商讨项目建设等事宜,这种重商的真心、爱商的真诚、兴商的真意让大家很受感动,也坚定了他投资、扎根这里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银川市将营商环境视为城市竞争力的“风向标”,持续大幅压减办事材料、办事流程、办事时限。今年又聚焦企业惠企政策、金融服务、供需对接、人才招聘等需求,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城市发展负面清单、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等系列政策措施,组织金融、人才、产需等对接活动,为企业家送来政策“及时雨”。

为最大程度减轻迎检负担,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银川市金凤区聚焦工业企业、商业综合体、大型餐饮企业等重点业态“综合查一次”,统一检查标准,压减行政重复检查频次。金凤区区长冯德旺表示,将持续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打造“审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服务生态。

针对企业家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已帮助1000多家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范海龙表示,将持续强化“有求即应”“好事多撮合”理念,搭建惠企服务平台,收集并解决民营企业的诉求问题和意见建议。

帮民企纾困解难

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是一家专业生产水合肼、ADC发泡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民营企业。为积极推进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换代,该公司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投资建设了精细化工循环化产业链项目。

近年来,惠农区以民营企业为重点,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加快产品升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增强了企业产业竞争力、行业话语权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截至目前,惠农区有39家民营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5%,惠农区的3家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4家自治区瞪羚企业、3家自治区雏鹰企业均为民营企业。

随着在行业实现领跑,不少企业迈上新台阶,但也面临新的发展问题,需要从更高层面予以支持。“项目前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能继续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从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固废综合利用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近期召开的一次为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上,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宾说。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在了解企业的诉求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金海、生态环境厅厅长平学智、财政厅厅长孙志现场积极回应、帮助解决难题,表示将结合部门职责,进一步强化服务。

政府暖心,让民营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今年,石嘴山市实施产业项目139个,其中民间投资项目有119个,占产业项目的85%,较上年增加40个,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与活力不断增强。

这次为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上,共有10家企业围绕政策支持、要素保障、降本增效等反映诉求、提出建议,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相关部门和地市现场解答回复。会议持续了约3个小时,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加并不时发言,鼓励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这种会议形式,在宁夏已经形成机制并不断完善,建立滚动台账。“通过加强一题一解、一企一策帮扶,今年力争实现台账内民营企业问题解决率超过90%。”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汉武表示,将打破门槛稳预期,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23年以来,宁夏每年召开一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既让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代表披红挂彩、接受表彰,又通过政策宣介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今年的会上,民营企业家“坐C位”“当主角”,他们的案头都摆放着“宁夏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手册”“自治区现行主要涉企政策清单”“涉企政策申报指南”等材料。

据介绍,宁夏近年来建立利企暖企“政策库”,已入库13类3455个惠企政策文件,涉及政策措施7006条。相关部门梳理出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文件376个、政策措施146条。“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真帮实帮、不许空愿、不放空炮的原则,从政策库中捞干货、拣具体。旨在让政策供给更加精准,为民营企业放心放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宇翔告诉记者。

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例如,宁夏中卫市敢啃硬骨头,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创新推出大数据项目全流程服务“一件事”,办理时限从234个工作日压减至57个工作日,申请材料从192份压减至114份,还在中卫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了大数据项目专窗综合受理窗口,力促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中卫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审批服务科科长胡晓芬说,得益于全程闭环办理,浩云长盛宁夏数据中心一期等大数据项目仅用6个小时便取得了施工许可证。

截至2024年末,宁夏民营经营主体达82.27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98.7%。今年一季度,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民营企业增长15.0%。

近3年,宁夏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超520亿元,其中45.8万户民营企业享受284.6亿元,占比超过55%,同时通过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方式,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宁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三免三减半’,持续加大政策与资金供给,以更多真金白银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表示,2024年宁夏财政共支付贴息及担保费用8.7亿元,撬动信贷资金784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政策性纾困基金投资60亿元,全部投向民营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邑飞提出,要全力以赴、进一步解决企业诉求,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注重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精准发力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突出问题;坚持新官理旧账,建立企业反映问题清单,加强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定期通报,区市县三级联动助企纾困解难,让企业放手安心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杨开新)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