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驯化起源之争终结!浙江三海平原实为人类与狗共同的故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07:23 3

摘要:抱雪斋认为,最早的狗是在中国南方的古三海平原上被驯化的,可惜的是三海平原在1.1万年以前已经被海水完全淹没,所以目前中国南方无法找到更古老的狗骨头。

人类的迁徙,伴随着狗的迁徙。

所以,狗的随迁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传播历史。

目前,基因检测和考古发现已经证明,地球上最早驯化了狗的是中国人。

目前科学界争论的焦点,是狗究竟是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最早驯化的。

认为中国南方起源的一派,证据是南方的狗基因多样性更最丰富,所以很可能是起源地。

认为北方起源的一派,证据是北方发现的狗骨头年代要比南方的早,数量也比南方的多。

抱雪斋认为,最早的狗是在中国南方的古三海平原上被驯化的,可惜的是三海平原在1.1万年以前已经被海水完全淹没,所以目前中国南方无法找到更古老的狗骨头。

1.1万年前开始的浙江上山文化就是大洪水之后的夏朝早期文化,虽然目前上山文化还没有发现狗骨头的报道,但是抱雪斋敢赌一毛钱,一定会有。夏朝的首都就在浙江,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心就在浙江,这里怎么可能没有狗?

中国南方地区的狗骨头发现得少,是受到海侵和酸性土壤等骨骼保存条件的限制。目前上山文化核心区发现的最古老狗骨头是浙江井头山遗址的,距今8300年,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狗骨头。

就在距离井头山遗址不远处的浙江田螺山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同样发现了大量的狗骨头,而且研究发现,这一遗址发现的狗骨头,基因属于最古老的单倍群!

2020年1月8日,中科院生物一区杂志《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合作完成的关于中国古代家犬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26例中国古代家犬线粒体基因组大多(18/26)属于A2单倍型。如下图所示,浙江田螺山遗址位于研究范围的最南边。

研究表明,浙江田螺山遗址的狗,基因在网络结构图上处于所有A2单倍型个体的中心位置,及在系统进化树上处于所有A2单倍型个体的基部,说明这一个体可能与A2单倍型祖先群体相关。另外,包括A2单倍型在内,约7,000-2,000年前在浙江至少存在有4种隶属A单倍型的亚型,说明浙江田螺山的狗不但基因最古老,品种也很多。

这也证明,浙江的狗和浙江上山文化的人群一样,都来自被淹没的三海平原,那里才是狗的驯化中心,也是人类文明的真正起源地。

从1.1万年以前开始,经历大洪水之后的夏朝文明,重新开始从浙江出发,向全球传播。

夏朝人,从最早的夏朝王都浙江开始出发,带着他们的狗,带着华夏文明,再一次开始全球扩张。

没错,我说的是全球扩张,全球所有华夏文明传播之地,都有随迁的中华田园犬踪迹。

付巧妹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浙江的狗遍布整个太平洋:

研究推测A2单倍型的家犬可能曾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并占据主导地位,后期扩散到中国南方、东南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太平洋的岛屿上。

如下图所示。

这批向南方一直迁徙到澳大利亚的狗,是跟着禹王后人随迁的,这些禹王后人就是南岛语族。

还有一波向西迁的夏朝人,最晚八千年前就到了芬兰,直到今天还保留着大量中国血统。

详见抱雪斋本文链接:

夏朝时中国人已横扫欧洲!复旦研究实锤:芬兰人祖先是陕西农民,狗都随迁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