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穿越文——《郡主穿七零后摆烂装穷(空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07:46 2

摘要:总书评数:3790 当前被收藏数:18797 营养液数:19643 文章积分:186,410,624

总书评数:3790 当前被收藏数:18797 营养液数:19643 文章积分:186,410,624

文案:

大凉朝真的凉了。

叛军兵临城下,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闲散王爷沈绍元父女俩蹲在宝库里,瑟瑟发抖地,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然而叛军迟迟未攻进宝库,甚至隐隐约约的厮杀声也逐渐归于静谧。

父女俩终于鼓起勇气推开了宝库的门。

扛着锄头经过的邻居:“沈老七,日头出来了,好去上工啦!”

好消息:他们穿越了,小命保住了,宝库也没丢。

但是——

坏消息:这里的一切跟他们大凉千差万别,露富什么的,纯纯就是作死。

沈绍元坚定道:“穷,我们家很穷的!”

——————

身为大凉郡主,沈茉儿穿越之前倒是也议过亲,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阁老家的公子,将军家的幺儿,新科的探花郎,甚至邻国的二皇子。

沈茉儿挑郡马就一个要求:长得好看。

可惜的是,那一摞摞的画像刚送进王府,叛军就攻城了。

穿越后,沈茉儿看看身后的宝库,再看看吭哧吭哧挑粪的邻居,深深地叹了口气。

行吧,她换个要求:第一长得好看,第二穷。

就他了!

傅明泽在风声鹤唳时被家里安排下乡,临行前长辈殷殷叮嘱:别的没事,装穷就对了,要遇见合适的也可以在乡下结婚安家,条件不用卡得太死,穷就行了。

傅明泽看着眼前的姑娘,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却不掩明媚,而且她家还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

就她了!

后来——

沈茉儿在首都看中一个四合院:“我想买这个院子,钱无所谓。”

门打开,她那个据说回家探望穷困潦倒老父亲的丈夫,西装革履站在桂花树下,俊脸上神情略显不耐:“当谁家缺钱似的,不卖!”

一抬眼,夫妻俩面面相觑。

沈茉儿:穷人?穷困潦倒老父亲?呵呵,我信了你的邪!

不过,可算不用再装了。

【阅读指南】

*慢热,日常加搞事业。

*架空,角色三观不等于作者三观,小说世界不等于真实世界。

*保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环境。

试读:
·

络腮胡挑着草席走在前面,沈茉儿和沈绍元跟在后面,出市场的时候,一个红袖箍把他们拦住了:“干嘛去?”

“他们想买竹席,这不我今天只带了草席来,就想领他们家里拿去。”络腮胡显然早就想好了说辞。

红袖箍眯了眯眼,问:“你家就在公社?”

络腮胡笑笑:“哪呀,我姐夫家在公社,东西拿来拿去不方便,寄放在他家呢。”

红袖箍没说话,上下打量了沈茉儿和沈绍元一会儿,见他们都挺镇定,没有流露一丝一毫心虚胆怯的神情,挥挥手:“走吧。”

络腮胡笑道:“好咧。”

一直到走过一个路口,回头再看不见红袖箍,络腮胡松了口气:“你们胆子还挺大,我还怕你们露馅儿呢。”

沈茉儿笑眯眯:“大叔你也没说谎呀,我们这不是确实想买竹席嘛。”

络腮胡点点头,很快又摇摇头,瞪着眼睛:“不是,我也没比你大几岁,你怎么喊我大叔?”

沈茉儿惊讶道:“我不该喊你大叔吗?”瞧着好像比她爹岁数还要大些呀。

沈绍元看络腮胡一眼,也有些诧异:“你瞧着也不比我年轻,我闺女喊你大叔有什么不对?”

络腮胡扭头打量他两眼,一时竟无话反驳。

虽然他显老,是有这把络腮胡的加成,但不可否认,人家脸长得好,好看且显年轻,瞧着不像能有这么大的闺女。

之前他也是偷摸听了几句俩人对话,才敢确定这是父女的,不然说兄妹其实还更像一点。

不过,他就是剃了胡子,好像也不敢说就比对方看着年轻。

络腮胡下意识摸摸胡子,感受到了一丝沧桑。

公社不算大,跟县城肯定没法比,但也不小。柳桥公社有两间社办工厂,公社的原住民加上工厂招进来的工人,人口着实不少,所以居民区加上厂区宿舍,房子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头。

络腮胡带着沈茉儿他们在公社纺织厂厂区宿舍附近转过来绕过去,绕了半天才终于领着他们进了一间小平房。

一进门,沈茉儿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食物香气。

房子不大,门口右手边就是灶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在烧火,大铁锅上叠着几层蒸笼,香气就是蒸笼里飘出来的。

女人看见陌生人进来,慌忙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神色紧张地看向络腮胡。

都把人领回家了,络腮胡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说:“这是我姐,锅里蒸的是包子,葱肉八分一个,素馅五分一个,价格比国营饭店高一点,不过不要票,也合算的。”

早晨才吃了半个甜瓜,沈茉儿早饿了,就说:“蒸熟了吗,熟了来三个葱肉两个素馅。”

女人忙说:“马上好了。”

络腮胡将人往屋子里让:“等两分钟就好了,先看棉花和竹席。”

说是看棉花和竹席,他将人让进屋里指了两把凳子让他们坐了,自己就从后门出去了。

沈茉儿也不觉奇怪,他们做这种要命的买卖,东西肯定不会大剌剌就放屋里,多半是附近有个隐蔽的藏东西的地儿。

她打量了眼四周,这间屋子里只摆了一张桌子和几把凳子,沈茉儿猜这里可能是个私底下的食铺,桌子凳子应该是给食客用的。

屋子两边墙上贴了几张时下常见的宣传画报,画报上的人物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上面印了“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坚决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等标语口号。

这种画报原主见得多了,沈茉儿自己却是第一次见,发现笔墨技法跟她在大凉见过的十分不同,挺有兴趣地看了半天。

沈绍元也盯着画报看了半晌,悄声说:“这画挺有意思,改日我好好参详参详,照这样子也给你画一幅。”

父女俩不谋而合,都觉得这画报挺有趣。

这时络腮胡回来了,一手拎着个麻袋,一手抱了张卷着的竹席。

“两张竹席确实没有,你们看看这竹席的质量,觉得行就先拿一张去。不是我自卖自夸,你们看这席子多滑溜,编得多密实!”

络腮胡将席子放在地上展开,又把扎着的麻袋解开了:“新棉还没上来,这是去年的。东西是很好的,你们自己看看,这棉花多软和,颜色也白,雪白雪白的。”

沈茉儿心说你这还不够自卖自夸呢,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东西质量确实不错。

竹席三块八毛钱,棉花一斤一块两毛钱,相比正规渠道是贵了不少,不过还是那句话,不要票就还是合算的。麻袋里是八斤棉花,那就是九块六毛钱,加上五个包子三毛四分,一共是十三块七毛四分。

沈茉儿从兜里掏出两张大团结,又将原主父女俩攒的五毛零碎的钱拿出来,数出四分,一起给了络腮胡,络腮胡很快数好找钱还了。

包子已经蒸好,这东西气味大,带着不方便,他们干脆就坐着先把包子吃了。

沈茉儿吃了一个肉包一个素馅包,按着往日的食量给沈绍元买了两个肉包一个素馅包,沈绍元吃完摸摸肚皮,又要了一个素馅包。

沈茉儿恍然想起,她爹从前是个闲散王爷,整日不事生产的,所以食量并不大。

现在不一样,哪怕滥竽充数,也是下地上工的,就是在家,也得挑水砍柴,食量可不就大了嘛。

吃完包子后,两人拎上麻袋,抱起竹席,正准备往外走。

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灶房里的女人应了一声,飞快去开了门。

“巧姐,来三个肉包。”

外间响起男人清润的声音。

沈茉儿莫名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没等细想,那人已经几步进来,大概是察觉到有人,突兀地在里外间的交界处站住了。

两人面对面地,碰了个正着。

看清楚来人,沈茉儿诧异地眨了眨眼,然后又下意识地打量了对方一眼。

她其实早注意到了,这位傅知青衣裳上摞满了补丁,鞋子前头破了个洞,半个脚趾还露在外面,瞧着应该是很穷的……可怎么居然跑到这里来买高价的包子吃,买的还不是素馅包,是肉包。

傅明泽也难得怔愣住了,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沈茉儿他们。

其实原本傅明泽对这父女俩是没什么印象的,也就那天分粮时看了一场热闹才算记住了人。

傅明泽第一反应和沈茉儿一样,心说他们家不是很穷的吗,不然也不至于被抢了点粮食就差点饿死,怎么今天居然跑到巧姐这里买东西?

然后他很快想到,他们应该听见自己刚才说的话了,跑到私人食铺里偷偷买肉包子吃……傅明泽微微皱眉,这事要传扬出去,恐怕会惹麻烦。

两人沉默了下,沈茉儿因为钱的来路光明正大,明显更有底气,先开口打了招呼:“傅知青,好巧。”

傅明泽看着她点点头:“是挺巧。”

沈茉儿主动解释:“我家房子漏雨,棉被席子都淋湿烂掉了,棉花不好买,只好跟这位大叔换一点。”

哪怕各自心知肚明,明面上肯定不能说是买卖,人民群众间以物换物,这是政策允许的。

傅明泽嗯了声,表示理解,正好这时巧姐拿碗装了三个包子拿过来,傅明泽接过碗筷,莫名感到几分局促,想了想,说:“前两天帮人写信得了几个鸡蛋,听说巧姐这里包子好吃,就过来换几个打打牙祭。”

其实严格来说俩人甚至不算认识,但是此情此景下相遇,愣是不约而同地想要让对方相信,自己是真的很穷,会在这种地方遇见——

嗯,纯属意外。

从巧姐家出来,沈茉儿和沈绍元拎着麻袋抱着竹席先回去找了刘二叔,把东西都放在驴车上,请刘二叔帮着照看后,他们就又去了供销社。

诚然,他们只有钱没有票,不过供销社总归有些东西是不用票就能买到的。

而且,就算不买,瞧瞧也新鲜不是。

供销社挺大,临街六间房,一水儿的玻璃窗,被周围灰突突的小平房一衬托,显得还挺气派。

外墙上用黄铅油写着一行大大的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沈茉儿对在墙上写标语这事儿已经司空见惯,她家隔壁大队部墙上就写着“永远跟党走,为人民服务”,她对那一排雪亮的玻璃窗更感兴趣,盯着看了好几眼,决定回头家里的新房也要按上这样的玻璃窗。

供销社里商品琳琅满目,沈茉儿一路看去,看到个新奇的东西,略想一想,就能扒拉着原主的记忆明白这是什么了。

前面还好,都是日常吃用的,新鲜,眼馋,但也不至于就垂涎得不行,直到走到靠里面的柜台,看见传说中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沈茉儿就走不动道儿了。

沈茉儿倒是有一个玉石底座的圭表,那玉石料子极好,制作也非常精巧,原是她很喜欢的一个物件,可用料再好,也是看时间的,跟这手表一比,就只能算是个华而不实的玩意儿了。

手表直接戴手上,能随时随地掌握时间,多方便!

还有自行车,大队长周满仓就有一辆,两脚一蹬,跑得比驴车还快,是周满仓平时往来公社的大利器,别说沈茉儿了,整个杨柳大队的社员都羡慕。

至于缝纫机,脚踩一踩就能轻松缝制衣裳,多稀奇多巧妙!

沈茉儿眼热不已,奈何囊中羞涩,只能望而兴叹。

“哎!”

沈茉儿差点以为是自己叹气叹出了声儿,回头一看,对上亲爹同样渴望却无奈的眼神。

也是,要换了还在大凉,要大凉还没起兵祸,她爹不论看上什么,也就是跟皇伯父哭求一番的事。

现在嘛,就得像门外标语上写的一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

“等咱们有钱了,什么三大件三小件的,都买!”沈茉儿安慰亲爹道。

站在橱柜后头的售货员大姐顿时笑了:“小同志有志气。”

沈茉儿也笑:“用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迎接七十年代嘛,咱们肯定能越过越好,都买上自行车!”

“好好好,大家都能买自行车,那日子该多快活。”售货员大姐被她逗乐了,招招手,让沈茉儿走近些,小声说,“我这里有瑕疵品的暖水瓶你要不要?就是外壳有点瑕疵,内胆没问题,不影响使用。”

沈茉儿眼睛一亮,购买暖水瓶是要工业票的,但瑕疵品不需要票,这种好东西一般都是供销社内部消化,还没上货架就被人买完了,基本就是买到等于赚到。

“要,当然要!”沈茉儿笑眯眯,“家里正缺暖水瓶呢,前几天着凉,夜里想喝口热水都喝不着。大姐,你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呐!”

售货员大姐原本也是瞧着小姑娘挺有意思,正好还多一个瑕疵品暖水瓶,就顺口问问。现在听她这么说,顿时觉得这个暖水瓶真是卖对了,以后人小姑娘夜里就能喝上热水了不是?

付了六块五毛钱,得到一个全新的、只是铁皮外壳上有一点轻微凹陷的暖水瓶。

沈茉儿非常满意,再次跟售货员大姐道了谢。随后他们又去副食品柜台买了一包盐和一把不要票的水果糖。逛也逛过了,东西也买了,正准备走人,却听见布料柜台方向起了争执。

“不可能,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今天你这里有瑕疵布卖!你是不是藏着掖着想卖给关系户?!既然是供销社的商品,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购买的权利,你把东西拿出来!”

“哪里来的泼妇,你胡说八道什么?想买布你就拿布票来,没有布票,你还想硬抢怎么的?!”

“我呸!这里不是人民的供销社吗,怎么,你偷偷藏着瑕疵布是想搞私下交易呢?!你这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呢?!”

“你个臭丫头,你是故意找茬来了是吧,你你你,你等着,看我不扇死你!”

沈茉儿一走过去,刚好就看到售货员从柜台另一边趴出了大半个身体,伸手就要去扇站在柜台前面的年轻姑娘,哪知道那姑娘非常老道,反而一把揪住她的头发——

啪啪,先给了售货员两巴掌。

现场围观的人都愣住了,大家纷纷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沈茉儿甚至听见旁边一位中年大叔倒抽了口气。

售货员大概也没想到那姑娘竟然敢先下手打人,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哇地一声尖叫,挥舞着双手就开始反击,那姑娘毫不示弱,也是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挥舞双手撕挠对方。

“嘶,这姑娘哪来的啊,这么勇,居然敢在供销社里跟售货员打架。”中年大叔忍不住嘀咕。

供销社售货员呐,响当当的“八大员”呢,平时大家过来买东西都得跟人赔笑脸,人还爱理不理的呢,更别说这还在人家的地盘上,这姑娘要不是胆子特别大,那就是少根筋了。

“嗨,你不知道吧,这是松树大队的柳继红,哦,不对,人最近改名了,现在叫柳吟霜。这闺女原先挺老实的,年初上山采菌子摔了一跤,大概是摔坏了脑袋,从医院回来就不对了,成天作天作地的。就前几天,听说因为她娘给她弟弟吃鸡蛋没给她吃,就在家跟她娘打了一架呢。”旁边一位大妈说。

“原来就是她啊!”

不少人都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供销社这边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两人这么打下去,很快其他柜台的售货员就跑过来拉架了,供销社的领导也匆匆赶了过来。

打架的两人被拉开,供销社的领导还没说话,柳吟霜就嚷嚷上了:“钱主任,你就说你们昨天是不是来了一批瑕疵布,内部申购后是不是还剩了三匹,是不是两匹藏青一批米白?这些布是不是今天应该拿出来卖的?”

钱主任:“……”

他倒是想说没有,可对方就跟盘过他们库房似的,说得分毫不差,这让他还怎么说?

其他人原本也觉得柳吟霜是在胡搅蛮缠,现在听她说得这么有鼻子有眼的,不禁信了七八分。

其实瑕疵布这种东西,本身量不多,又不用票,所以历来潜规则也是供销社内部消化,有多的柜台售货员的七亲八眷就悄悄分了。

道理大家都懂,平时也没人会为这种事找供销社的茬,可现在不是有人抻头了么。有些脑子灵光的,就挤在人群里帮腔:“钱主任,到底有没有瑕疵布啊,这姑娘说得明明白白的,听着不像是假的?”

钱主任顿时有些被架住了,不能说没有,明显人家打听得很清楚,可直接说有也不行,那小袁就理亏了,相当于他们供销社也理亏了。

不过,能当领导的都是聪明人,钱主任略一沉吟,说:“确实是进了三匹瑕疵布,东西不多,所以我们内部还在商量怎么售卖,也因此,按照工作纪律,小袁同志才没有贸然把布拿出来。不过,既然大家买布的热情这么高,我现场表个态,小袁,你现在就把布拿出来售卖吧,不一定大家都能买到,先到先得。”

柳吟霜听钱主任这么说,马上蹬鼻子上脸,一拍货柜台面:“对,赶紧把布拿出来!”

小袁售货员不服气:“凭什么卖啊,她还打人呢!”

钱主任脸色微沉:“顾客有异议,你可以好好解释,动辄打架,咱们这供销社还开得下去吗?”

见领导发火了,小袁售货员没敢再吭声,摔摔打打地从货柜里抱出一匹藏青的布料,布料一头颜色染得不太均匀,估计就是瑕疵的地方了。不过,这一点瑕疵在物资紧缺的当下,根本没人会在意,且这种布料还不需要布票,细算起来,其实比普通的布料还划算。

围观的人一个个眼睛都亮了,嘴角都不由自主地高高翘起。

“我要一匹,不要这个颜色,要米白的!”

柳吟霜又说话了,并且,相当的振聋发聩。

小袁售货员:“……”

其他人:“……”

多大脸啊,总共就三匹布,你一开口就要一匹!

钱主任嘴角微抽,不过还是温和地解释:“这位同志,布料有限,为公平起见,每人不能超过十尺。”

柳吟霜撇撇嘴:“十尺就十尺吧,一身衣服都做不下来,啧。行吧,我要米白的,不要这灰突突的藏青。”她还嫌弃上了。

小袁售货员已经出离愤怒了,只是碍于领导就站在这里,实在不好发作,只能忍着怒气又抱出一匹米白色的布,飞快量了十尺,剪刀一剪,呲呲裁撕下来丢给柳吟霜。

柳吟霜付了钱,把十尺布一卷,扭头就走。

其他人下意识地就给她让了一条道儿出来,等她离开柜台了,就马上一拥而上围到了柜台前。

“我要十尺藏青的。”

“我要米白的,也十尺。”

“我我我,我也有要!”

柳吟霜仰首阔步,自言自语:“你们这些人可算是沾了我的光了,哼,人民的供销社不为人民,还想搞些蝇营狗苟的,总有一天给你举报了!”

就站在一旁的钱主任:“……”

他倒不知道这位就是近来很出名的松树大队的柳吟霜,不过也看得出来,这位女同志跟常人不太一样。不管哪个时代,这种动辄不是打架就是举报的,确实都不好惹。

所以钱主任虽然听见了,也当没听见,并没有吭声。

柳吟霜迈着骄傲的步伐往外走,不经意一抬眼,突然就跟人群中的沈茉儿对上了视线。

她的表情瞬间就凝固了,盯着沈茉儿看了一会儿,眼神从茫然、疑惑,很快转为惊恐:“啊啊啊,你你你,你不是死了吗?”

沈茉儿看着她,困惑地眨了眨眼。

柳吟霜表情愈发惊恐:“你你你,你死了的,你明明死了的,啊啊啊,鬼啊——”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门而出,飞快地跑成了一个黑点。

沈茉儿:“……”

来源:AAA冰冰推书A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