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空航天类院校,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顶尖的院校之外,还有一批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类院校,它们虽未跻身"双一流"行列,却在民航、航天等领域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突出的就业优势。
航空航天类院校,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顶尖的院校之外,还有一批特色鲜明的航空航天类院校,它们虽未跻身"双一流"行列,却在民航、航天等领域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突出的就业优势。
高考分数从530-610分之间都有对应可以选择的学校,本文就8所航空航天类特色双非院校做一个详细介绍。
从历史沿革、学科特色、优势专业、培养方向、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帮助家长朋友们进行志愿填报的参考。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CAUC)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多科性大学,坐落在天津市,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重组,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多科性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中国民航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首个成为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BI)正式会员并通过专业认证的高校,在民航领域享有极高声誉。
学校拥有天津东丽校区和宁河校区两个主校区,以及辽宁朝阳、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石河子三个飞行训练基地,总占地面积达3129亩,总建筑面积104.7万平方米。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国民航大学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10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开设47个本科专业。
其飞行技术、交通运输和飞行器动力工程三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另有8个国家级和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国民航大学的专业培养方向紧密围绕民航产业链需求,形成了以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特色体系。
学校建有航空器维修执照考管中心、飞行签派员培训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等多个国际国内授权培训考试机构,为民航系统提供各类技术和管理培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与法国四所航空大学合作成立的"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标志性项目,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航空安全管理人才。
在就业方面,中国民航大学表现尤为突出。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该校,毕业生遍布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
许多校友已成为业界精英,如东方航空总经理李养民、中国国航总裁赵东等。
由于行业认可度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居于全国高校前列,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各大航空公司、机场集团、空管局以及航空制造企业等。
2024年,中国民航大学在四川省的录取分数线为:
理科588分(对应位次34790名),文科542分(对应位次13989名)。
其中飞行器适航技术最低分619分,中欧班619分,无人驾驶航空器最低分616分。
中飞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是中国民航局直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被誉为民航领域的"黄埔军校"。
学校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后划归民航系统管理,现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飞行培训机构。
中飞院以"立足民航、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以飞行技术为核心,涵盖空中交通管理、机务维修、航空安全等领域的特色学科体系。
学校总部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拥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11个二级学院,开设47个本专科专业和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其飞行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飞行器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等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为四川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点。
就业方面,中飞院毕业生在民航系统具有明显优势。飞
行技术专业毕业生可进入航空公司担任飞行员,目前民航飞行员缺口达1.2万人,入职年薪可达40-60万元。
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培养的空管人才,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98%以上,全国7大地区空管局定点招录。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面向飞机维修领域,机务人员月薪普遍在1.5-2.5万元。
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则主要进入安检、安保等方向,全国机场年均新增相关岗位超5000个。
2024年,中飞院在四川省的录取情况,专科提前批专业,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最低分499分。
而在本科批次,理科一本最低分568分,理科二本最低分为542分;
文科最低分为518分。
其中优势专业,比如交通运输最低分580分,飞行器适航技术580分,交通管理573分,飞行器动力工程571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简称"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也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2年,在设立之初就被寄予厚望,曾有望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流院校并肩发展。
虽然后来发展略有差距,但沈航在航空航天方面的特色比南昌航空大学更为鲜明。
沈航现有49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1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为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有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在学科建设方面,沈航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并列排名第8,获得B-评估结果,显示出较强的学科实力。
学校与中国航空研究院合作设立了沈阳分院,是国内四所拥有"飞行签派员800小时训练"资质的院校之一。
此外,沈航的航空发动机学院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合作建立,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航空动力领域的优势。这些行业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就业方面,沈航毕业生深受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与多家航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人才输送关系,许多毕业生进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根据公开数据,沈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航空类相关专业就业情况尤为突出。
2024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四川省的录取情况:
理科一本最低分578分,二本546分(中外合作办学);
24年文科在四川没有招生。
其中航空航天工程最低分601分,飞行器设计600分,飞行器制造工程最低分591分,飞行器动力工程586分,分数整体高出中飞院。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首批6所航空院校之一,具有深厚的航空军工背景。
学校曾多次调整隶属关系,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及第三机械工业部,并被第二机械工业部列为三大航空工业重点院校之一。
1999年改为中央与江西省政府共建,现由江西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管理,同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在202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环境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以及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三个博士授权学科,标志着办学层次的显著提升。
根据2024年软科排名,南昌航空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排第184位,在江西省内排名第六。
南昌航空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尤为突出,该专业可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飞机制造专业。
被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和江西省高等院校特色专业。
此外,学校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具有明显优势。
就业数据表明,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比较好就业"的省重点大学。
根据《南昌航空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本科就业率为82.95%,毕业生总体深造率为34.93%。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就业表现尤为亮眼,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5%,约30%的学生升学至国防科大、北航、南航、西工大等双一流高校。
2024年,南昌航空大学在四川省的录取情况:
理科一本580分,二本556分;文科二本524分。
相比上面三所院校,分数略微低一些,结合学校较强的行业背景和就业优势,性价比颇高。
特别是对于关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的考生,南昌航空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及相关专业值得重点考虑。
来源:张老师聊升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