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的写字楼灯火通明,年轻人还在加班,做 PPT、写代码、赶方案,忙得不可开交。
总有个别所谓 “专家” 站出来指责年轻人,说他们 “懒”“没担当”。
但真实情况是,当下的年轻人光是养活自己就已经竭尽全力。
活着都费劲,结啥婚生啥娃?
凌晨两点的写字楼灯火通明,年轻人还在加班,做 PPT、写代码、赶方案,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自己都调侃,上班就像坐牢,下班好似放风,周末补觉都来不及,哪还有精力谈恋爱。
工资更是让人扎心,月薪三四千的大有人在,扣除房租水电后,到月底连买杯奶茶都得犹豫再三。
有人晒出账单,月薪 5000,房租 2500,吃饭 1500,剩下那点钱,买卫生纸都得精打细算。
提到结婚,一想到那开销就让人害怕。
在城里,买一套房的首付就能掏空六个钱包,在县城,彩礼也动辄 20 万起。
有人算过,办婚礼酒席、拍婚纱照、度蜜月旅行,没有 30 万根本搞不定。
更别提生孩子了,奶粉、尿不湿、兴趣班,在一线城市把一个孩子养到 18 岁,花费能抵得上一套房的首付。
年轻人自己还在 “月光族” 和 “负债族” 之间苦苦挣扎,哪里还敢轻易踏入婚姻和生育的 “坑”。
这届女人清醒得可怕
老一辈常说:“女人不嫁人,老了可怎么办?” 但如今的女性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从现实来看,婚姻对男人而言可能是 “稳赚不赔”,可对女人来说,却可能是 “血本无归”。
过去女性结婚是为了有口饭吃,现在不同了。
女性通过搞直播能月入过万,写代码能年薪百万,就连送外卖也能撑起一个家。
数据显示,在北上广地区,30 岁以上的单身女性中,有 60% 自己买了房。
有的女性霸气表示:“我有房有车有存款,干嘛要去别人家当免费保姆?”
女性早已看清婚姻中的种种问题。
男人回家就躺在沙发上打游戏,女人却要做饭、洗碗、带娃,半夜还得起来喂奶。
男人的工资自己随意花,女人的工资却要贴补全家。
还有那些诸如 “过年必须回婆家”“生不出儿子就是错” 的陈旧规矩。
90 后姑娘直接表态:“结婚?除非他能替我怀孕,否则免谈!”
这一代女性不再相信 “婚姻是归宿” 的童话。
她们的口号是:“钱我自己挣,饭我自己做,要男人干啥?给自己添堵吗?”
卷成麻花了,还谈什么风花雪月?
有人说年轻人 “佛系”“躺平”,但这哪里是躺平,分明是被生活狠狠压制。
早上挤地铁就像春运一样拥挤,晚上加班仿佛住在公司,周末只要微信一响,心里就一紧。
有人调侃道:“我现在完全是以公司为家,连约会的时间都没有。”
房价更是离谱,县城房价过万,一线城市更是高的离谱。
年轻人自我调侃:“结婚生子?我连养好我自己都难。”
这一代年轻人过起了 “平替式生活”:买不起房就租房,结不起婚就单身,生不起娃就养猫。
有人晒出自己的 “穷开心三件套”:9.9的手机壳、15 块的奶茶、30 块的电影票,还配上文字: “爱情太贵,我选择消费降级。”
你以为他们真的不想恋爱吗?有的人把游戏里的 CP 当作精神寄托,有的人对着人工智能倾诉心事。
不是他们不想爱,而是实在爱不起,毕竟谈恋爱要花钱,结婚可能要背负债务,分手还得承受身心伤害。
问题不在年轻人,而是社会大环境
专家温铁军愤怒地拍桌子指出:“年轻人不婚不育,根本不是他们的错。”
那些天天催婚的人,为什么不看看当下的社会现状呢?
工资常年不涨,房价却三年翻倍,幼儿园学费快赶上大学学费。
职场更是不合理,35 岁就被认为年纪大了,女员工生个孩子回来,岗位都没了。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了孩子谁来带?
请保姆的费用比自己工资还高,送回老家又会成为留守儿童。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些 “传统观念”,女人必须辞职带娃,男人可以当甩手掌柜。
孩子成绩不好怪妈妈,老人住院了怪儿媳。
年轻人早就看透了:“结婚就像是签了卖身契,生孩子就像是接盘当‘韭菜’。”
有人 30 岁就存款百万,开启环球旅行,有人 40 岁选择读研考证,重新出发。
有人一辈子不结婚,也照样活得精彩。
在这个时代,最应该摒弃的,是那种 “不结婚就是失败” 的偏见。
就像网友的评论:“结婚证又不是毕业证,单身也不是留级生。”
当社会能让年轻人轻松一些,能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质量,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拥抱爱情,走进婚姻,生儿育女。
需要反思的不是年轻人,而是整个社会。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来源:陪宝宝写日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