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佛心——溥心畬《华严经集联》十二帧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09:58 2

摘要:溥心畬(1896—1963),名爱新觉罗·溥儒,号心畬,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是近代集诗、书、画造诣于一身的文人画家,其书法取法晋唐,典雅秀逸,尤善以佛经典故入联,赋予笔墨以宗教哲思。《华严经集联》是其以《华严经》文句集缀成联的书法作品,将佛教义理与文人笔墨相融

溥心畬(1896—1963),名爱新觉罗·溥儒,号心畬,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是近代集诗、书、画造诣于一身的文人画家,其书法取法晋唐,典雅秀逸,尤善以佛经典故入联,赋予笔墨以宗教哲思。《华严经集联》是其以《华严经》文句集缀成联的书法作品,将佛教义理与文人笔墨相融合。

《华严经集联》创作于1950年代溥心畬流寓台湾期间,以朱砂书写于梵经纸上,共十二帧,每帧五言联一对,均注明《华严经》原文出处(如《离世间品》《光明觉品》等)。据刘树堃题跋记载,溥心畬为答谢医师治愈夫人李墨云心疾,特以十二联相赠,而实际存世为十三帧,包含题跋扉页。其形制采用唐代写经体格式,朱砂与金泥相间,庄重典雅,既延续了传统文人书斋雅趣,又暗含“借文字传法”的宗教寓意。

溥心畬取法柳公权楷书,但弱化了柳体的刚硬,融入魏晋小楷的秀逸,如“慧”字的心钩内敛含蓄,体现“柔能克刚”的禅理。单帧联句布局疏朗,字距留白如“真空妙有”,整体十二帧排列如“法界曼陀罗”,暗含“一即一切”的华严圆融思想。朱砂书写于梵经纸,朱砂的红色象征“般若智慧”,梵经纸的纹理如“菩提叶”,材质本身即成为佛法传播的载体。

溥心畬《华严经集联》十二帧,以文人笔墨为舟筏,载佛教义理于书法,在素宣朱墨间构建了“一花一世界”的华严境界。其艺术价值超越了传统文人书法的范畴,成为近代佛教艺术与文人精神深度融合的里程碑。此系列不仅是溥心畬个人艺术生涯的巅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动荡时代中寻求精神安顿的缩影。

“常持清净戒,应生欢喜心”(《入法界品》)

◦ 哲学:将戒律修行与心性修养结合,强调“戒定慧”三学圆融,与禅宗“平常心是道”相呼应。

◦ 形式:联中“持”与“生”两字的竖笔贯通全篇,如金刚杵立地,暗喻戒律的稳固性。

来源:让小舟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