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人人追捧的乌苏啤酒,如今为何无人问津?饭店老板道出5大缘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10:15 2

摘要:那时候,乌苏啤酒靠着 “夺命大乌苏” 的名号火遍大江南北,酒精度数高、瓶身大、口感浓烈,成了年轻人聚会时最爱的 “硬核饮料”。

还记得前几年,不管是烧烤摊还是火锅店,桌子上总少不了几瓶红标绿瓶的乌苏啤酒。

和朋友撸串时,有人喊一句 “来箱乌苏”,周围人准会跟着起哄,仿佛不喝上几口乌苏,这顿夜宵就缺了灵魂。

那时候,乌苏啤酒靠着 “夺命大乌苏” 的名号火遍大江南北,酒精度数高、瓶身大、口感浓烈,成了年轻人聚会时最爱的 “硬核饮料”。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再走进饭店,点乌苏的人越来越少了,冰柜里曾经摆在显眼位置的乌苏,也渐渐被其他啤酒替代。

这前后的反差,让人不禁想问:曾人人追捧的乌苏啤酒,如今为何无人问津?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几位饭店老板聊了聊,他们道出了 5 大缘由。

乌苏啤酒能在短时间内走红,和它 “量大实惠” 的标签分不开。

早些年,一瓶 500ml 以上的乌苏,价格比同类型啤酒便宜不少,加上酒劲足,几瓶下肚就能让人微醺,深受追求刺激和性价比的消费者喜爱。

可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乌苏的价格也开始 “水涨船高”。

以常见的 620ml 红乌苏为例,以前在饭店售价大概 6 - 8 元一瓶,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涨到 10 - 12 元,有的景区或高档餐厅甚至卖到 15 元以上。

相比之下,同样是大瓶装的青岛经典 1903,价格普遍在 8 - 10 元;雪花勇闯天涯,单瓶价格多在 6 - 8 元。而且这些品牌还经常推出促销活动,乌苏啤酒的价格优势被逐渐蚕食。

消费者的感受最直接。常去烧烤摊的小王说:“以前和朋友聚会,一箱乌苏不到 100 块,现在光酒钱就要多花几十块。

同样的预算,能选的啤酒太多了,没必要非得喝乌苏。”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啤酒本就是日常消费饮品,价格一旦超出心理预期,大家自然会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乌苏啤酒的口感浓烈,麦芽香气重,酒精度数高,这种独特的风味曾是它的卖点,但也成了限制它发展的短板。

过去消费者选择少,乌苏这种 “硬核” 口感让人觉得新鲜。可如今啤酒市场百花齐放,各种精酿啤酒、果味啤酒、低醇啤酒层出不穷,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挑剔。

饭店老板老张深有感触:“现在来吃饭的年轻人,好多都不喝传统啤酒了。

有人喜欢精酿啤酒丰富的口感,像 IPA 的浓郁酒花味、世涛的咖啡巧克力香;

还有人偏爱果味啤酒,像水蜜桃味、草莓味,甜甜的好入口。乌苏还是老味道,年轻人喝几次就腻了。”

不仅如此,随着健康意识提升,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啤酒的酒精度和热量。

乌苏啤酒 4.3% - 4.7% 的酒精度,比普通工业啤酒高出不少,对于不胜酒力或想小酌怡情的人来说,门槛太高。

相比之下,低醇、无醇啤酒更受欢迎,既能享受啤酒的风味,又不用担心喝醉或摄入过多热量。

乌苏啤酒能走红,社交媒体的传播功不可没。早期 “夺命大乌苏” 的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靠着网友的自发分享,迅速积累了大量人气。

可当热度起来后,品牌方的营销却没能跟上节奏。

对比青岛啤酒、百威等品牌,乌苏在营销上显得有些 “佛系”。青岛啤酒每年都会举办啤酒节,邀请明星助阵,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百威经常和热门综艺、电影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保持品牌曝光度。

而乌苏啤酒除了偶尔换换包装,营销活动少之又少,话题度和新鲜感逐渐下降。

一位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老板感慨:“现在是眼球经济,产品再好,不会营销也白搭。乌苏火了之后,没有乘胜追击,时间一长,消费者就把它忘了。

啤酒市场向来竞争激烈,乌苏走红后,更是引来了众多品牌的 “围剿”。

一方面,国内老牌啤酒厂商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推出各种新品抢占份额。

比如雪花啤酒不断升级产品线,从纯生系列到匠心营造,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青岛啤酒凭借百年品牌底蕴,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进口啤酒和精酿啤酒的崛起,进一步瓜分了市场。

福佳白、科罗娜等进口啤酒,以独特的风味和精致的包装,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国内精酿啤酒品牌如高大师、拳击猫,靠着小众、个性化的定位,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局面下,乌苏啤酒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

饭店老板老李说:“以前店里啤酒销量,乌苏能占一半,现在连三分之一都不到。顾客选择太多了,乌苏又没什么特别的优势,慢慢就卖不动了。”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乌苏啤酒的产能不断扩大,部分消费者反映,现在的乌苏和以前的味道不一样了。有的啤酒泡沫不够丰富,有的麦芽香气变淡,甚至有网友调侃 “现在的乌苏没了‘夺命’的劲儿”。

产能扩张带来的品控问题,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

一位资深啤酒爱好者吐槽:“以前喝乌苏,能感受到浓郁的麦芽香和醇厚的口感,现在总觉得差点意思。同样是红乌苏,不同批次的味道都不太一样。”

在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口碑出现问题,再想挽回就难了。

从红极一时到无人问津,乌苏啤酒的兴衰让人唏嘘。价格、口味、营销、竞争、品质,这 5 大缘由像几座大山,压得乌苏有些喘不过气。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唯有紧跟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食味菜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