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场以“清风拂庭,廉洁归家”为主题的“廉洁讲堂”在罗镜镇红光村蔡屋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开讲了。阳光暖暖地洒在罗镜镇红光村的“正德亭”内,村民们围坐一堂,听得津津有味。讲堂上,主讲人用“接地气”的语言剖析着“虚报农田补贴”“优亲厚友办低保”等案例,以身边故事讲
“自从‘廉洁讲堂’开讲后,现在村里矛盾纠纷少了,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的积极性更高了。”云浮罗定市罗镜镇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
群众齐聚“正德亭”听廉课
近日,一场以“清风拂庭,廉洁归家”为主题的“廉洁讲堂”在罗镜镇红光村蔡屋廉洁文化主题公园开讲了。阳光暖暖地洒在罗镜镇红光村的“正德亭”内,村民们围坐一堂,听得津津有味。讲堂上,主讲人用“接地气”的语言剖析着“虚报农田补贴”“优亲厚友办低保”等案例,以身边故事讲廉洁道理,赢得村民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在罗定市,像这样的“廉洁讲堂”活动已举办21场。
“罗镜镇红光村正德亭的廉洁讲堂,是我市推进廉洁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罗定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罗定市纪委监委紧扣“清廉村居”建设目标,以“小而精、接地气、润民心”为导向,构建起“阵地浸润、活动倡廉、制度护航”三位一体的廉洁文化体系,让廉洁因子深度融入乡村肌理,浸润百姓心田。
在打造“立体式”宣传矩阵中,阵地建设是激活廉洁文化浸润效应的“硬支撑”。罗定市纪委监委激活本土文化“廉”动力,在全市21个镇街中打造“一镇一廉景”廉洁文化阵地,培育了10余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和美廉村”样本。比如罗镜镇蔡屋村廉洁文化主题小公园、加益镇河畔边的清风长廊、石头村廉洁文化广场等,这些“家门口”的廉洁阵地日均接待超200人次参观学习,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
如果说阵地建设是筑牢廉洁文化的“硬支撑”,那么丰富多彩的倡廉活动就是温润人心的“软浸润”。罗定市纪委监委坚持“群众在哪里,廉洁教育就延伸到哪里”的为民初心,以精准化、分众化的理念,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廉洁教育套餐”。为农村留守老人,组织“板凳课堂”“送戏下乡”,把凉亭树荫变成课堂,用方言俚语讲述身边案例,让纪法知识如家常唠嗑般深入人心;为青年干部群众搭建“青年说清廉”演讲舞台,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让廉洁理念搭乘“数字快车”走进年轻人的社交圈;为村“两委”干部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课堂,将庭审现场变为“警示教室”,让“案中人”的忏悔成为“身边人”的镜鉴。近三年来,300余场带着“泥土味”的廉洁活动,在5万余名群众心中荡起清正涟漪,潜移默化中涵养出风清气正的村风民风。
红光村廉洁文化小广场
从田间地头的“廉语牌”到凉亭树下的“板凳课堂”,从传统阵地的浸润滋养到新媒体平台的创新传播,罗定市正通过立体化的廉洁文化建设,在全市绘就一幅“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和美画卷。“从‘一处美’到‘一片清’,让廉洁文化成为基层治理助推器。”罗定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清廉村居”工程,推动廉洁教育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廉动力”,让清风正气浸润每一个角落。
来源:罗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