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建功录 | 李秋一:在经纬交织中织就黎锦文化新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10:50 2

摘要:五月的风,携着劳动的光荣与青春的热望扑面而来。在我们身边,00后青年们以青春视角拥抱非遗文化,让古老技艺在创新传承中焕发新生;乡村振兴一线的“新农人”,带着智慧与梦想扎根田野,用汗水浇灌希望,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笔触与镜头

五月的风,携着劳动的光荣与青春的热望扑面而来。在我们身边,00后青年们以青春视角拥抱非遗文化,让古老技艺在创新传承中焕发新生;乡村振兴一线的“新农人”,带着智慧与梦想扎根田野,用汗水浇灌希望,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笔触与镜头对准这些扎根乡土、勇挑重担的青年群体,探访这些青年奋斗者的世界,展现他们在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坚守与突破,带您领略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不负韶华的精神风貌。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一个00后姑娘用十年时间,让千年黎锦走上新时代文创舞台,从传统的织机跳进直播间的弹幕。她叫李秋一,用创新为经纬,编织着属于Z世代的文化自信。

2014年,14岁的李秋一在白沙七坊中学第一次见到非遗传承人吴小燕。蓝印花筒裙上的草木清香、黎锦纹样里的染织故事,让这个黎族少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初中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前往五指山民族技工学校,系统学习黎锦纺染织绣技艺,完成对传统技艺的规范化启蒙。

2022年考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李秋一开启了“双线织锦”之路,专注于文创产品设计和黎锦文化传播。课堂上,她将黎锦元素融入每份作业,将年轻人喜爱的时尚、跨界、潮流元素与传统黎族文化相结合。她设计的“10分钟织锦体验包”,让同学们在体验中感受12道工序的匠心;将黎锦“鱼纹”拆解成手机壳大小,搭配莫兰迪色系,使其变身“黎族潮品”;用“人纹”制作冰箱贴、风铃等文创产品,并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宣传和推广黎族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焕发新生。

“同学问我黎锦除了挂墙展出还能做什么?我才发现,不是传统文化离我们远,而是我们没找到打开它的方式。”李秋一说。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她也从未停下提升技艺的脚步,积极参加各类黎锦比赛并屡获佳绩。2022年6月,她荣获白沙《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23至2025年间三度斩获省级黎锦技艺大赛奖项。

如今,面对“花时间织布值得吗?”的疑问,李秋一不再迟疑,她想起新疆网友在抖音提及艾德莱斯绸时的共鸣,“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像星星一样亮。”她的工具包里永远装着棉线,累了便织几针——这是老师给的“解压密码”,更是她坚守初心的锚点。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