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国企高管的弟弟,被某上市公司聘为战略顾问,签了合同、走了流程、交了税,一年300万到账。
前几年,送礼还是悄悄递红包、拎箱子进门。
现在送得连自己都觉得合法,收的人也没心理负担。
但纪委盯的,不是“送没送红包”,是你那点打着擦边球的心思。
这8种隐性收礼方式,已经成了纪委重点盯防的黑名单。
看看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做没做过。
01 “顾问费”行贿:年薪百万,啥也不用干资源 1认真青年事务所
某国企高管的弟弟,被某上市公司聘为战略顾问,签了合同、走了流程、交了税,一年300万到账。
问题是这位“顾问”,从头到尾没进过公司大门。
纪委查实:这是变相输送利益,“亲属代收”的伎俩,最容易让人掉以轻心。
“打赏”行贿:实则洗钱
你以为直播打赏只是粉丝行为?
有官员家属做短视频,某承包商一个月“打赏”几十万,弹幕全是感谢领导支持。
后来项目落地,直播间却突然清空,账号也注销了。
纪委介入,整套流程被还原。
“象征性租金”:住豪宅只花3000?
某地城投集团领导,长期租住某老板名下豪宅,月租金仅3000元,而市价是5万起步。
这笔钱没入账?入了。合同正规?是的。
问题在哪?价格严重失真,实质就是低价输送。
纪委定性:这不叫租,这是披着市场皮的输送利益。
02 “收藏品”受贿:无名画作一夜涨价百倍?资源 1认真青年事务所
某干部家中挂着一幅“朋友送的”画,估价几千。
几年后,画家爆红,该画被拍出260万的高价。
整件事没有合同、没有过户记录,甚至没有送画人出面。
但纪委只看一件事:你有没有借文化名义,完成权力变现。
“买断商品”送礼:拍卖场里早安排好了?
某企业为了感谢某部门领导协调资源,安排其亲属参加一场拍卖,
表面竞价,实则围标。
亲属轻松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拍下”限量手表,转手即赚几十万。
纪委发现,送礼人、拍卖人、评估人都来自同一圈子。
03“假离婚”转账:民政局都没拦住资源 1认真青年事务所
某项目负责人离婚后,前妻却突然“创业”,收到合作方转账数百万。
查清楚了,前妻不过是替人持币,
所谓离婚,不过是披着合法外衣做利益转移。
“奖金中奖”骗局:谁能连续中奖三年?
某国企采购负责人,连续三年在同一家供应商年会中“抽中”大奖,
从金条到豪车,次次都运气爆棚。
纪委查完后台发现:抽奖程序早被定向植入,中奖名单提前锁定。
“低价转卖”资产:实则让利
某地产商将一辆保时捷以朋友价,卖给市政某领导亲戚,
不到市场价一半。几个月后,车又巧合地以原价回收,
贪腐的本质从未改变,只是换了包装。
04“我没收现金、我没签字、我没落名”资源 1认真青年事务所
就能逃过审查?
现在纪委看的,是你有没有通过权力变相获利,是不是建立了“受益→办事→包装”的闭环链条。
你以为自己掩耳盗铃,系统却已经在后台标记你为重点监测对象。
这些隐性腐败的伎俩,一个比一个“像样”,
但本质只有两个字:伸手。
纪委只问一句:你收的那点“合法钱”,
是不是换来的非法事?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狄城普法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