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5月3日,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在钓鱼岛海域例行巡航时,发现1架日本民用飞机于11时19分非法进入中方钓鱼岛领空,11时24分飞离。中方海警舰艇迅即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起飞舰载直升机警告驱离;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5月3日,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在钓鱼岛海域例行巡航时,发现1架日本民用飞机于11时19分非法进入中方钓鱼岛领空,11时24分飞离。中方海警舰艇迅即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起飞舰载直升机警告驱离;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领空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当时,中国海警2301舰、中国海警2303舰、中国海警2501舰、中国海警2204舰组成的常态化巡航编队在发现日机逼近我钓鱼岛领空侵权后,中国海警2303“梅山”舰立即起飞一架直-9型(H425型)舰载执法直升机(机号15906)将侵权日机依法警告驱离出我钓岛领空-这是我国海警部队首次起飞直升机在钓鱼群岛领空内执法—展现中国海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志!
但是,直-9的小短腿、准数字化航电还是需要改进:中国海警的海上维权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一款先进的直升机系统搭配无人机进行巡逻、驱逐、救护、处突等,直-9的小身板确实过时了;
中国海警约20-30艘可搭载直升机:4艘818型、6-8艘718型、10余艘改装自海军舰艇(如053、056型等)及新建中型巡逻舰等,主要直升机型号为直-8/9等,总数量约40架左右。
日本海警呢?30-37艘左右:敷岛级双机库,2架中型直升机 ;瑞穗级(PLH-41)单机库,1架中型直升机 ;新波照间级(PLH-21单机库,1架轻型直升机 ;伊豆级(PM-90)甲板,临时起降轻直;其他1,000吨级,甲板临时起降轻直;直升机型号为贝尔212/412通用型,用于远海搜救和人员运输;阿古斯塔·韦斯特兰 AW139中型直升机,近年逐步替换旧机型;贝尔206轻型直升机,用于短程侦察和紧急响应;EC225(民用版)少数用于特殊任务(如灾害救援);
因此,中国海警需要加快脚步:直-20/直-11等尽快取代老旧中/轻型直升机,大型万吨级海警舰只有4艘,也需要加快升级舰电和直升机(至少是直-18)—这对中国直升机工业压力山大:仅有哈飞一家量产直-20远远不足,可以将民用直升机公司纳入体系之中;
直-8系列(含直-8L)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下属的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昌飞),总部位于江西省景德镇。直-18系列同样由昌飞主导生产,是直-8的深度改进型,专为航母和两栖作战设计:换装国产涡轴-6C发动机、优化旋翼系统、适配舰载起降需求。
昌飞作为中国主力直升机生产基地,年产能约30-50架(含各衍生型号,如直-8L、直-18、直-8G等):直-8L(加长型)近年来为满足高原作战需求加速生产,推测年产量约10-15架;直-18(舰载型)受航母编队需求驱动,年产量约5-10架(需适配复杂舰载设备)。
中国军用装备生产数据严格保密,以上为综合国内外防务分析(如Janes、IISS)及行业动态的推测值,实际可能随任务需求波动;
中国为了提升它们的量产能力,可以将生产设施升级:引入机器人焊接、数字化装配线(如昌飞景德镇基地的智能工厂),减少人工依赖,提升效率;分阶段生产机身、旋翼等部件,缩短总装周期;加速关键部件(如涡轴发动机、复合材料)的自主研发,减少进口依赖;昌飞与成飞、哈飞等航空企业合作,共享零部件资源(如航电系统、传动装置);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复杂零件,降低材料浪费和加工时间;通过数字化仿真缩短试飞周期(如直-18的舰载适配测试);
昌飞可以向国家提出专项支持:依托“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政策,获得研发与扩产资金;利用民用航空产业链资源(如商用直升机部件)降低成本;与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培养专业技工和工程师;吸引国际航空专家参与关键项目(如复合材料研发)。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资金改革、人才引进等措施,预计昌飞计划到2025年将直升机总产能提升至60-80架/年(含直-8系列、直-10、直-20等)。而且,下一代重型直升机(中俄合作项目)投产后,可能分流部分生产压力;直-8L的外贸型号(如直-8L(民用版))有望开拓国际市场,反哺国内产能;
按照国际防务媒体报道,美国西科斯基(Sikorsky):UH-60“黑鹰”系列年产量约50-70架(含出口)。
欧洲空客直升机:H225系列年产能约40-50架。
为了满足海警和海军需求,中国在产能规模上逐步接近欧美,但在发动机寿命、复合材料应用等领域仍需追赶。
图片和信息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