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手机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格力电器董明珠阿姨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空调降价,而是她在大学生入职仪式上说的一番话,直接把留学生群体给惹毛了。更意外的是,现在连法律专家都下场参战,这事眼看着要往不可控方向发展...
最近刷手机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格力电器董明珠阿姨又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空调降价,而是她在大学生入职仪式上说的一番话,直接把留学生群体给惹毛了。更意外的是,现在连法律专家都下场参战,这事眼看着要往不可控方向发展...
事情要追溯到去年12月,在格力电器的入职典礼上,董明珠面对新员工说了段"掏心窝子"的话:"现在很多海归回来,以为自己了不起,其实连文员都做不好。"这句话被现场视频记录下来后,很快在留学生圈子里炸了锅。
欧美同学会成员向我们透露:"我们留学时每天熬夜写论文,在异国他乡克服语言障碍,这些经历反而成了原罪?"类似的声音在知乎相关话题下获得超过2万点赞。
随着事件发酵,中国政法大学李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如果言论确实造成群体名誉损害,相关组织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不过他也补充说明,这类案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举证难度。
格力方面随后通过官网回应,强调董明珠的发言是"针对个别现象",并晒出公司现有海归员工的晋升数据。有意思的是,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事件后格力收到的留学生简历反而下降了17%。
职场观察家"老徐说人事"在B站分析视频中指出:"这其实反映的是国内外教育体系差异。海归更习惯主动思考,而国内企业往往强调执行效率。"该视频获得超50万播放量。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企业家》杂志调查发现,78%的民营企业家私下认同董明珠观点,但90%表示不会公开表态。某知名家电品牌HR总监坦言:"我们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但学历确实是敲门砖。"
这场风波暴露出两个深层问题:一是职场代际认知差异,60后企业家与90后海归的思维碰撞;二是言论自由的边界,企业家的个人观点是否需要为群体感受负责?
心理学专家黄博士建议:"企业管理者在公开场合,应当注意区分'个人经验'与'普遍真理'。"她特别提醒,在社交媒体时代,高管发言的传播效应会被几何级放大。
回头看这件事,或许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才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如何平衡不同背景员工的关系,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的新课题。
来源:烟聊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