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家长拿着有针头的注射器怒斥文具店店主:“带针头的东西,为何要卖给这些小孩?”而涉事店主坚称,自己售卖的是玩具,其他情况“无可奉告”。
近日,在陕西安康汉阴县某小学学生在学校对面文具店买到了带针头的注射器,家长发现后愤怒不已。
▲文具店售卖的带针头的注射器(媒体报道截图)
文具店向小学生出售“注射器”,市监局介入
有家长拿着有针头的注射器怒斥文具店店主:“带针头的东西,为何要卖给这些小孩?”而涉事店主坚称,自己售卖的是玩具,其他情况“无可奉告”。
汉阴县市场监管局表示,关注到上述家长发布的网帖后,已立即安排城关镇市场监管所到该文具店调查。经初步调查,未发现该店存在违法行为,但将这类商品售卖给学生,存在过失,已责令店方整改,对店主进行警告、批评教育,下架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商品。
根据医疗器械的定义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6815注射穿刺器械》分类标准,该商品不属于医疗器械。售卖这种商品,不需要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等证照,“后续也不会给商家办这种证照。”
▲网民拍摄的这类玩具(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注射器”玩具易误导青少年,隐患极大
在电商平台检索发现,不少店铺在售卖这种“注射器”玩具。某平台一家母婴玩具店售卖的品名为“小鸡捏捏乐挤痘痘解压玩具”,标注为网红爆款产品。该店铺客服称,这种玩具带针头,与医用注射器差不多,15岁以上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玩。当追问该商品是否为医疗器械时,对方未正面回复。
此前,多地被曝小学附近商店、文具店售卖“注射器”玩具。有相关执法人员表示,这类玩具的针头虽然没有尖刺,但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商家随意售卖“注射器”玩具,可能会给未成年人造成误导,使其认为“注射器”可以随便玩。执法人员对相关产品采取扣押行政强制措施。
个别商家为了吸引青少年目光,绞尽脑汁售卖各类新鲜好玩的玩具、文具,家长们应该提高警惕,除了玩具、文具,各式零食也有可能危害青少年。
毒品恶爪已悄悄伸向“00后”
其实,毒品已不只是成人世界的鬼魅,犯罪分子早已将他们肮脏的双手伸向了未成年人。
这批贩卖“贴纸毒品”的都是一群“00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安全警惕性低,利用学生关系传播赠与食物是正常现象,虽然看上去只不过是一张比指甲盖还小的纸片,但这种毒品的“威力”却是摇头丸的3倍,皮肤接触后也能被皮肤吸收,只要将这张小纸片含在口中,吸毒者会开始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只需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1/10的重量)就足以让人在视觉、听觉和记忆上产生幻觉,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曾经就有一位澳大利亚的16岁中学生在误食用“LSD致幻剂”后幻想自己能够飞翔,遂从阳台跳下身亡,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毒品的毒性不分年龄,有一位外国艺术家曾在食用“LSD致幻剂”后画了很多幅自画像,没想到随着毒性阶段性的发作,她的画作变得越来越诡异、惊悚。
孩子喜爱的“糖果”可能也是毒品!
2018年10月份,一种新型毒品“糖果”被海关查获,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下却是摇头丸。
生活中,像这种卡通贴纸、可爱的糖果都非常受青少年欢迎,一旦有歹人引诱很有可能就会走上歧途。
伪装的毒品宛如“披着羊皮的狼”
央视新闻就曾报道过一款在KTV售卖的“潮流饮品”,很多青少年为追求“时髦”而去尝试了这种过度包装的陌生饮料。
哪里知道这其实是一款含有γ-羟基丁酸的新型毒品,它无色无味,喝下可能会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狡猾的贩毒分子将毒品伪装成这些看似无害的“小零食”,诱骗青少年吸毒。
警方提醒
青年少年要警惕“零食诱惑”,家长千万不要追求所谓的“时髦”,不给毒品任何可乘之机。
来源:江西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