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哈娜Lisa都爱!拉布布凭啥火遍全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15:40 2

摘要:最近刷社交平台,总被一个长着尖牙、毛茸茸的“小怪兽”刷屏——香港街头潮人背包上挂着它,泰国公主的爱马仕包上缀着它,连蕾哈娜、Lisa这些国际巨星出街都要带着它。这个叫拉布布的中国盲盒玩偶,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全球年轻人为它排队、为它“剁手”,甚至让泰国游客专程

最近刷社交平台,总被一个长着尖牙、毛茸茸的“小怪兽”刷屏——香港街头潮人背包上挂着它,泰国公主的爱马仕包上缀着它,连蕾哈娜、Lisa这些国际巨星出街都要带着它。这个叫拉布布的中国盲盒玩偶,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全球年轻人为它排队、为它“剁手”,甚至让泰国游客专程飞上海抢购?

第一次见到拉布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又丑又可爱”——九颗尖牙、直立的尖耳朵,像极了北欧童话里从森林里跑出来的小精灵。这个“反常规”的造型,出自香港艺术家龙家升之手。他把童年读的欧洲妖精故事揉进设计,没有选择传统玩偶的“甜美路线”,反而用“亦正亦邪”的气质戳中了年轻人的审美——太完美的东西容易腻,带点小缺陷的“丑萌”,反而让人越看越上头。

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设计,让拉布布在玩具堆里一眼被记住。更绝的是,它的服装部件能拆卸,玩家可以自由搭配出不同风格;部分款式还带香味(比如草莓味拉布布),连细节都藏着巧思。有网友晒图:“拿回家被男朋友抢去当车挂,说这小怪兽比普通挂件有‘灵魂’。”

拉布布的爆火,盲盒机制是关键推手。

开盒前永远不知道会抽到哪款,可能是基础款,可能是隐藏款,这种“赌徒心理”像打了一针多巴胺。英国博主詹姆斯拆盒时的惊喜表情被拍下来传到网上,“就像小时候拆开心乐园餐,那种纯粹的期待感太治愈了”——这种真实情绪通过短视频放大,很快在社交平台形成“拆盒热潮”。

而明星的“自来水”宣传,直接把拉布布从“小众圈”推到“大众视野”。韩国女团BLACKPINK的Lisa多次被拍到背着拉布布出街,泰国粉丝瞬间“疯了”,跟着抢购;蕾哈娜包上挂粉色拉布布的照片登上时尚版面,欧美潮流圈立刻跟进;连泰国公主思蕊梵都在巴黎时装周把拉布布挂在爱马仕包上,直接把它推成“王室同款”。

在泰国曼谷,原价550泰铢(约111元)的拉布布被炒到2590泰铢(约523元),依然“一娃难求”;上海泡泡玛特门店上新时,队伍能从商场排到马路上;还有泰国游客专门打“飞的”来中国,行李箱里塞满拉布布——这些疯狂行为的背后,藏着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拆盲盒像回到童年。”22岁的收藏者楚莉说,她小时候收集宝可梦卡片,现在拆拉布布盲盒,那种“未知的惊喜”和“分享的快乐”一模一样。36岁的詹姆斯更直接:“工作压力大时,拆一个小玩偶,就像暂时逃到童话世界里。”这种“情绪疗愈”价值,让拉布布从玩具变成了“精神寄托”——它不贵(单只约25英镑),却能带来持续的快乐;它不“实用”,却能成为社交货币:“发个拆盒视频,评论区能聊半天,比刷朋友圈有意思多了。”

拉布布的成功,也是中国潮玩品牌全球化的缩影。

泡泡玛特成立15年,从“卖玩具”到“卖文化”,走了三步关键棋:

第一步是“IP矩阵”。 早期靠Molly打开市场后,它意识到不能“押宝”单一IP,于是签约龙家升等艺术家,孵化出拉布布、DIMOO等多个IP,还和卢浮宫、澳洲考拉等全球文化符号联名,推出城市限定款(比如北京石狮子拉布布、法国卢浮宫冰箱贴),让每个市场的消费者都能找到“专属感”。

第二步是“本地化运营”。 拉布布在泰国火了,泡泡玛特立刻开泰语直播,转化率飙升300%;在伦敦开“拉布布之家”,首日被抢购一空;进博会设108平方米展区,用“高级画廊”风格展示全球化版图——这些动作,让“中国品牌”变成“本地潮流”。

第三步是“情绪共鸣”。 它太懂年轻人要什么了:千禧一代需要“怀旧”,Z世代需要“个性表达”,打工人需要“治愈”。拉布布的“丑萌”、盲盒的“惊喜”、社交分享的“互动感”,刚好填满了这些需求缺口。

站在商场里看那些为拉布布排队的年轻人,突然明白:它卖的不是玩具,是“快乐可控的小确幸”;它火的不只是设计,是中国潮玩对全球年轻人情绪的精准捕捉。当泰国部长亲自接机、当拉布布成为“神奇泰国体验官”,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玩偶的成功,更是中国文化通过潮流载体,正在被世界温柔接纳。

下一个火遍全球的中国潮玩会是谁?

或许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年轻人愿意为“中国设计”排队、为“中国IP”买单,我们终于能说:中国文化输出,不止有功夫和美食,还有更年轻、更鲜活的表达。

来源:阿强大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