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潮头涌青春 归雁振翅向新程 镇江润州:以“人才+文化”绘就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新图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17:40 2

摘要:五四青年节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才聚古渡看家乡・归雁学子启新程”活动热烈开展,30余名归雁青年人才穿梭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街区,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寻根之旅。这不仅是一次对家乡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润州区在“人才+文化”战略下,推动青年与城市深度融合、双向奔赴的生动实

五月的镇江西津渡人头攒动,青石板路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厚重,古渡口在岁月的洗礼中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五四青年节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才聚古渡看家乡・归雁学子启新程”活动热烈开展,30余名归雁青年人才穿梭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街区,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寻根之旅。这不仅是一次对家乡文化的深度探寻,更是润州区在“人才+文化”战略下,推动青年与城市深度融合、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引发广泛关注。

归雁学子踏寻文脉:在古今对话中筑牢青春认同

“玉山大码头的每一块青砖,都铭刻着漕运昌盛时的繁忙景象;李公朴故居那昏黄的油灯,照亮了百年前先辈们觉醒抗争的道路。”随着专业讲解员的娓娓道来,青年们沿着精心规划的西津渡文化研学路线徐徐前行。从展示馆中制作精美的历史沙盘,到实践中心展现的社会治理画卷,从红色故居里传承的革命精神,到非遗工坊内匠人们坚守的精湛技艺,每一步都像是在翻阅一部鲜活的史书,让青年们真切触摸到润州深厚的“文化基因”。

在津有文化体验馆,一场别开生面的漆扇手作课正在进行。漆扇指导师动作娴熟,将西津渡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青年们朝气蓬勃的奋斗剪影巧妙地融入扇面。他一边示范,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大漆的制作需历经数层工序,每一层都凝聚着时间与耐心,正如青年的成长,需要千锤百炼、不断积淀。”留镇的江苏大学王同学专注地打磨着扇骨,眼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感慨道:“以前总觉得镇江的历史遥远而抽象,如今亲身参与,才发现它是如此鲜活,能真切握在手中、融入创意,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随后的茶话会上,润州区委人才办工作人员精心展开“人才地图”,详细介绍从人才驿站提供的24小时贴心服务,到创业政策“一站式”对接的便捷流程,让青年们深刻感受到:家乡不仅是记忆中温暖的港湾,更是充满机遇、能助力梦想启航的广阔舞台。

近年来,以西津古渡社区为依托,润州区积极与各大高校联动,组织多场类似的文化研学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学子参与,不断加深他们对家乡的了解与认同。

人才友好街区筑巢:在服务升级中搭建逐梦舞台

穿过古色古香、韵味悠长的街巷,“人才友好街区”的标识格外醒目。这里汇聚了40家悬挂“人才服务联盟”铜牌的商户,从洋溢着书香气息的“人才客厅”,到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的“人才鹊桥”,10处青年活动阵地如璀璨星辰,串联成便捷的“15分钟人才服务圈”。自开街以来,已成功举办40余场主题活动,既有非遗大师现场传授技艺的workshop,也有创业先锋分享成功经验的交流沙龙,使这条古老街区摇身一变,成为青年人才的“精神会客厅”。

“我们不仅要让青年了解润州的辉煌过去,更要为他们精心规划、全力点亮未来的发展之路。”西津古渡社区党委史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夜经济护航计划”中得到了生动诠释。江苏大学的“00后”志愿者们每晚坚守在红色驿站,为往来游客提供文明引导、应急救助等暖心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达800余人次;江科大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则化身“文化使者”,用流利的中英双语向国内外游客讲述古渡的传奇故事,让千年历史底蕴在国际交流中焕发出崭新光彩。这些青春洋溢的身影,既是街区优质服务的“受益者”,更是城市蓬勃发展的“共建者”。正如一位青年志愿者所说:“当我们为游客递上一杯热茶,传递的是家乡的温暖与热情;当我们生动讲解非遗技艺,守护的是家乡文化的根脉与灵魂。”

据统计,人才友好街区自运营以来,已吸引超过500名青年人才在此驻足交流、开展合作,有效促进了人才的集聚与交流,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西津大市青春绽放:在创业浪潮中激荡创新活力

每逢周末,西津大市便化身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创客乐园”。来自艺术学院毕业生的油画摊位前,一幅幅描绘晨光暮色、展现生活百态的系列作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流连忘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师傅的棉花糖摊位旁,围满了好奇又热情的年轻人,他们亲身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还有敲着爵士鼓的街头艺人,在石板路上深情唱歌的爱好者,用音乐传递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个已成功运营五年的市集,如今已吸引近50位怀揣梦想的青年创业者入驻,成为孕育“小而美”创业梦想的肥沃土壤。

“从最初摆摊尝试,到如今即将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街区给予我试错的勇气与成长的空间。”80后创业者李红英指着自己的摊位,满脸自豪地介绍道。在这里,不仅能享受优质的创业工位,还能获得全方位的政策对接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街区精心策划的“非遗+国潮”主题市集,传统手工艺得以与现代审美完美碰撞,擦出绚丽的火花。数据显示,西津大市年均举办60余场创意活动,有力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成功吸引20余名青年人才扎根镇江,开启创业之旅。正如润州区委人才办工作人员所言:“市集不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场所,更是创意交流、思想碰撞的优质平台。当怀揣梦想的青年纷至沓来,城市便拥有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暮色笼罩下的西津渡,灯笼依次亮起,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归雁青年们坚定而自信的脸庞。从文化认同的逐步觉醒,到创业梦想的激情启航,这场跨越时空的“青春之约”,不仅见证了一场活动的圆满成功,更彰显了一座城市与青年群体之间的深度共鸣与紧密联系。

“来润州・才无忧”的品牌愈发响亮,“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润州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创新求变的姿态,精心构筑青年发展型城区的美好蓝图。

古渡不老,青春正好。当新一代归雁学子勇敢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他们脚下这片充满底蕴与活力的土地,必将在双向奔赴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既是一座城市与青年共同的美好期许,更是“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征程中最动人的生动注脚,在媒体的传播下,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家乡建设,共创辉煌未来。

通讯员 杨济远 史梅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