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播出的节目中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节目里,就“使用军事力量吞并格陵兰岛”这一说法,明确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称对武装夺取格陵兰岛虽持怀疑态度,但可能性“肯定” 存在。这一表态将格陵兰岛问题再次推至舆论焦点。
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播出的节目中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节目里,就“使用军事力量吞并格陵兰岛”这一说法,明确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称对武装夺取格陵兰岛虽持怀疑态度,但可能性“肯定” 存在。这一表态将格陵兰岛问题再次推至舆论焦点。
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曾考虑过美国购买格陵兰岛的途径。自 2024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胜选后,他更是多次表达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强烈意愿。今年1月7日,特朗普就曾宣称,出于对美国“经济安全需要”考虑,他不会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还声称格陵兰岛居民可通过投票实现该岛独立或加入美国,甚至威胁若丹麦不愿放弃对格陵兰岛的控制,美国将对丹麦加征关税。
特朗普如此执着,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从资源角度看,格陵兰岛蕴藏着丰富的稀土、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格陵兰岛的稀土储量高达150万吨,未开采的石油约有175亿桶,天然气储量约4.15万亿立方米。这些资源对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以及军工制造等产业而言,至关重要。在全球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掌控这些资源,无疑能增强美国在相关产业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从战略地位考量,格陵兰岛地处北美到欧洲的最短航线上,靠近北极点并与俄罗斯隔北冰洋相望,对美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它是所谓“格陵兰-冰岛-英国缺口”的组成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期间曾被视为战略要地。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气候变化进程加速以及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格陵兰-冰岛-英国缺口”的战略重要性再度凸显。而且,气候变化引发的冰川加速消融,可能为在北极地区开辟新的海上航道创造可能性,进而为国际商贸航运提供捷径。格陵兰岛作为连接北极和北美两地区的“高速公路”,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特朗普的“武力夺岛”言论,在国际上遭到众多反对声音。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曾表示,丹麦政府“充分认识到格陵兰岛(居民)的愿望”,但格陵兰岛居民的愿望“不是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格陵兰岛自治政府前总理克莱斯特也指出,看不到任何能为美国未来购买格陵兰岛铺平道路的事情,不能简单地购买一个国家或一国人民。俄罗斯也曾就特朗普收购格陵兰岛的计划发出警告,称美国可能违反国际法,并导致北极局势不稳定。此外,包括挪威等欧洲多国也对特朗普言论表示反对。
格陵兰岛不是一件可以随意交易或抢夺的物品,其背后涉及复杂的主权、民族情感以及国际关系准则。特朗普的“武力夺岛”威胁,不仅是对丹麦主权的严重侵犯,更是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在全球化时代,这种以武力相威胁的霸权行径,不应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国际社会应共同发声,制止这种危险言论和潜在行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国际公平正义。否则,一旦开启以武力夺取他国领土的“潘多拉魔盒”,世界将陷入无尽的混乱与危机之中。
来源:种花家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