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这些养生要点,建议人手一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19:52 2

摘要: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SUMMER

节气-立夏

三候王瓜生

二候蚯蚓出

一候蝼蝈鸣

立夏

二十四节气-立夏

《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时节正当暮春与初夏的过渡时期。万物经过春季的萌生阶段,进入下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

立夏分三候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01

食养有方

· 养心清火 适应时令

立夏后人体阳气旺盛,导致阴阳不平衡,五脏六腑容易上火,会出现心烦、失眠、口干等“心火旺盛”症状。

因此,饮食应注重养心、清火、安神,可多吃红枣、红豆、樱桃、西红柿等红色食物养心,苦瓜、莲子芯、绿茶等苦味食物清心火。百合、酸枣仁等有助于安神、舒缓情绪,使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 清淡饮食健脾护胃

天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油腻辛辣、燥热食物,如烧烤、火锅等,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胃痛、便秘等问题。

尽量少食寒凉食物,如冷饮、生冷瓜果等,以免损伤脾阳。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既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又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 适当增酸,固表敛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立夏时节,人体出汗增多,容易加重心脏负担,盐分也会随汗液流失。

适当地食用酸味食物,如:柠檬、乌梅、山楂,既能帮助收敛汗液,避免过度出汗导致身体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又能开胃助消化,一举两得。

02

起居有常

立夏起居应顺应日照规律,早起晚睡。建议早上6点左右起床,以顺应阳气升发,晚上最迟不超过23点入睡。

同时,由于夏季日照时间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再加上正午气候炎热,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所以午后常感到精神不佳、困意频频。建议11点-13点(午时,心经当令时)小憩15-30分钟,能有效缓解疲劳,养护心气。

温馨提醒:虽然此时天气开始转暖,睡觉时也不要贪凉,以防受凉感冒。

03

运动有道

夏季五行属火,气候炎热,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锻炼时,建议选择散步、八段锦、慢跑、打太极拳、瑜伽等温和的有氧运动,促进心气运转。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同时,过度出汗易耗伤心气。运动时注意“微汗即止”,避免大汗伤阳。运动后要适当饮用温水或温盐水,以补充体液。

04

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由心来主管。立夏之后,温度越来越高,火气旺盛,容易心烦气躁,因此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书法、下棋、种花等,也可尝试冥想、深呼吸调节等方法。

“呵字诀”呼吸法:闭目静坐,用鼻深吸气,呼气时轻念"呵"字,重复6次,有助于改善心功能,舒缓情绪。

养生要点

1

立夏起居——充分休息睡眠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立夏后,昼长夜短,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人们要顺应气候,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午餐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是很有好处。

2

立夏饮食——省苦增辛补肺气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中医五行学认为,夏时心火当令,苦味食物会助心气而抑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损伤肺气。

肺气虚的人可以多食辛,生姜为辛味之一,尤宜夏季食用。

此外,立夏时节切忌过早过量食用生冷,以防损伤阳气,尽量温食,顾护脾阳,有利于脾之运化。

3

立夏着装——避免着凉要保暖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要注意衣被的添加,不可过早去掉保暖措施,否则极易受凉感冒。

清晨与夜晚时分,应当衣着外套,夜晚睡眠时应盖薄被,并关好门窗。

日间气温升高,也不可贪图过分凉快而猛吹空调或风扇,否则极易招来热感冒。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病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4

立夏运动——合理运动不过量

中医讲:“劳则气耗”。为避免心气虚,立夏以后,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下,要减少运动量到冬季运动量的一半以下。

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5

立夏情志——调养身心不急躁

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易出现心悸汗出、烦躁不安、情绪波动、睡眠欠安等心火偏亢、心神受扰的症状。

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疾病,往往容易在这时节因情绪波动或睡眠不足而诱发。

因此,立夏养心宜安神怡情,宽心境而戒怒戒躁,清心除烦。

可常到户外走走,远观清秀山水,近闻花香鸟语,使心旷神怡;或是通过阅读、书画、弈棋等,使心志安闲,阳气归于本位。

6

穴位养生——调养身心不急躁

入夏后,可按摩内关穴(掌侧正中线,在腕横纹上2寸)、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能益心安神、宽胸理气、调心助眠,让心气心血充足。

按摩方法:每天用拇指尖按压内关穴、神门穴,力道适中,不可太强,以感觉酸胀为佳,5分钟为宜,每日2-3次。

来源: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