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贵州省应急管理厅5月4日通报,当日16时许,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发生一起游船侧翻事故。两艘载有约70人的游船在航行中突遇暴雨、冰雹及11.7级瞬时大风,船体失衡倾覆。截至20时30分,救援力量已救起53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遇难,60人送医观察,生
据贵州省应急管理厅5月4日通报,当日16时许,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发生一起游船侧翻事故。两艘载有约70人的游船在航行中突遇暴雨、冰雹及11.7级瞬时大风,船体失衡倾覆。截至20时30分,救援力量已救起53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遇难,60人送医观察,生命体征平稳),仍有14人失联,搜救工作持续进行中。
现场目击者回忆,事发时天气在10分钟内骤变,“豆大的冰雹砸下来,江面能见度不到10米,浪高超过2米”。部分获救游客表示,游船一层乘客未强制穿戴救生衣,二层观景台游客则按要求配备了救生设备,部分落水者因未及时固定救生衣被卷入激流。
事故发生后,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调集8个支队248名救援人员(含83名潜水员)、24艘专业救援艇及水下机器人赶赴现场。由于事发水域水深达30米,且持续强降雨导致水流湍急、水下能见度不足1米,潜水员需借助声呐设备摸索排查。截至发稿,已完成3轮拉网式搜索,重点排查沉船周边500米范围。
黔西市卫健部门同步调配12辆救护车、5支医疗专家组驻守现场,对获救人员开展创伤救治和心理疏导。官方通报强调,所有医疗救助及家属接待工作均通过指定渠道公开透明进行,避免非官方信息传播。
1. 气象预警与运营衔接存漏洞
黔西市气象台14时40分发布冰雹橙色预警,预计局地将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但部分游客反映,登船时景区未提示预警信息,且游船按原定路线出发。气象专家指出,此次局地突发的下击暴流(一种极端下沉气流)可能导致船体瞬间失去平衡,类似2021年贵州牂牁江客轮事故成因。
2. 救生设备管理待规范
涉事游船分上下两层,一层为封闭客舱,二层为开放式观景平台。据现场核查,二层游客救生衣穿戴率达100%,但一层因“室内乘船无需穿戴”的惯性认知,仅约30%乘客自主使用救生衣。这一管理差异被初步认定为扩大伤亡的重要因素。
事故发生后,贵州省文旅厅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全省景区立即开展“三个必须”专项行动:
- 极端天气必停航:建立气象预警与景区运营实时联动机制,接到橙色及以上预警后,水上项目须在30分钟内停运;
- 救生设备必核查:参照麻江县“登船前救生衣穿戴检查”经验,落实“一客一衣一安检”制度;
- 应急演练必覆盖:要求所有旅游船企在5月底前完成至少2次全流程救援演练,重点检验极端天气下的人员疏散能力。
1. 行前双确认:同时查询目的地气象预警(如“中国天气”APP)及景区运营公告;
2. 登船三步骤:上船后第一时间确认救生衣位置、熟悉逃生通道、主动穿戴救生设备(无论室内外);
3. 理性应对险情:若遇船体剧烈晃动,应蹲伏至船舱底部,避免站立或向单侧聚集。
目前,黔西市政府已开通24小时家属接待热线,安排专人对接失联人员信息登记。事故调查组同步展开游船资质审查、驾驶员操作记录核查等工作,后续将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正如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员所言:“极端天气不可控,但安全防线可以更牢固。”此次事件再次警示,旅游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唯有将“预防”挺在“应急”前面,才能最大限度守护公众出行安全。
来源:璞玉看文章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