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评:从投喂风波到流量盛宴 荣昌是如何“赢麻”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20:54 2

摘要:今年五一大假重庆旅游市场最大的亮点之一,非荣昌莫属。估计其接待的游客总量近180万人次以上,几乎是其城区常住人口的六倍。城区总共有两万个餐食席位,不够用,政府把机关食堂拿出来接待,赞誉一片。用网络热词来说,荣昌可谓“赢麻了”。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吴刚

今年五一大假重庆旅游市场最大的亮点之一,非荣昌莫属。估计其接待的游客总量近180万人次以上,几乎是其城区常住人口的六倍。城区总共有两万个餐食席位,不够用,政府把机关食堂拿出来接待,赞誉一片。用网络热词来说,荣昌可谓“赢麻了”。

众所周知,荣昌刚刚遭遇了一次公关危机。“卤鹅哥”投喂互联网大佬周鸿祎,被质疑“低俗”。化危为机,转败为胜,荣昌是如何“赢麻”的?时下各地纷纷利用互联网流量进行城市营销,荣昌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投喂风波。4月23日,上海车展上,出于朴素的热情或者深谙流量密码的直觉,荣昌“卤鹅哥”现场投喂互联网大佬周鸿祎。这一幕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然而,伴随热度而来的是部分网友对“低俗作秀”的质疑。

批评者认为,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车展这样的商业活动中进行投喂,显得不够得体,甚至有利用名人进行粗糙营销之嫌。一时间,刚刚享受了流量红利的卤鹅哥及其背后的荣昌形象,似乎面临着口碑反转的风险。

正当人们以为荣昌或将陷入被动辩解之时,当地政府的操作却出人意料。荣昌方面非但没有急于撇清或道歉,反而敏锐地捕捉到了事件核心中蕴含的巨大传播势能,选择了一种更为积极、开放且充满自信的姿态——邀请周鸿祎访问荣昌,深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特色美食。

这一“反向操作”,巧妙地化解了“低俗”指控带来的尴尬,更将公众的注意力成功引导至荣昌这座城市本身,以及其开放、包容、善于互动的形象上来。

4月27日,周鸿祎应邀来荣昌,再次引爆网络关注,围绕周鸿祎品尝荣昌卤鹅、体验荣昌文化等话题持续发酵,为荣昌带来了又一波巨大且正面的免费宣传。

“借势一倒”、将计就计,荣昌的玩法,背后无疑是对流量的深刻理解和娴熟运用能力。显然,他们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学会玩转流量。在此之前,荣昌已经成功地通过扶持“卤鹅哥”等本土网红,将荣昌卤鹅这一特色农产品与互联网流量紧密结合,实现了从线上声量到线下销量的转化。这表明荣昌早已认识到,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是宝贵的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引导和利用。

可以说,正是有了前期帮助卤鹅哥积累流量、并成功将其导入本地产业的经验,才使得荣昌在面对突发舆情时,具备了快速反应和借势营销的基础。

当“低俗”质疑出现时,传统的公关思路可能是降温、道歉或解释。但荣昌决策者显然看到了质疑声浪背后的巨大关注度,以及周鸿祎这位“行走的流量池”本身的价值。他们精准判断,与其陷入被动辩驳,不如主动出击,将负面话题转化为正面邀请的契机。邀请周鸿祎访问,这一招堪称四两拨千斤。它消解了投喂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联想,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热情好客的地方表达,更主动设置议程,将叙事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流量本身是中性的,是洪水还是甘泉,取决于引导者的智慧与格局。荣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面对汹涌而至的网络关注,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唯有深刻理解其运行规律,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应变力以及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在流量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化挑战为机遇,最终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荣昌的“赢麻了”,不只是营销的胜利,更是地方治理智慧在数字时代的生动实践。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