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火车站的服务台,更是人流交织中的"中枢",工作人员全天候应对旅客的问询、求助,在熙攘人群中构筑起温暖的服务港湾,成为假期出行保障线上最忙碌的身影之一。
五一假期,当千家万户踏上旅途,火车站便成为承载出行者归乡、出游期盼的关键枢纽。
而火车站的服务台,更是人流交织中的"中枢",工作人员全天候应对旅客的问询、求助,在熙攘人群中构筑起温暖的服务港湾,成为假期出行保障线上最忙碌的身影之一。
5月5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长春火车站迎来客流高峰。
一大早,火车站工作人员李坤就已经站在了“春之约”爱心服务台前。
她轻轻抚平制服褶皱,将便民服务箱里的针线包、老花镜重新码放整齐,又仔细检查了便民药箱里的急救用品——这是她在长春站爱心服务岗位上度过的第8个“五一”,也是服务旅客开始的信号。
没过多久,服务台前便排起了队。
“姑娘,我要去珲春,该到哪候车呀?”“请问现在改签还来得及不……”面对旅客们接连不断的提问,李坤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边熟练地查询列车时刻表,一边有条不紊地指引候车方向。
上午9时,一位满脸焦急的女士攥着车票匆匆赶来:“我把装着合同的文件袋落在列车上了,这可是马上要签约的重要材料!”
李坤立即启动寻物流程,通过调度系统联系列车长。在等待的40分钟里,她不断安抚女士情绪:“您放心,我们和列车长保持着实时沟通。”最终,列车长在座椅下方找到了文件袋,并在下一站通过返程列车带回。女士接过完好无损的文件袋时连连说:“太感谢了!”
“我想进站接孩子,应该怎么操作?”类似这样的问询此起彼伏。
当被问及是否感到疲惫时,李坤露出温暖的笑容:“急旅客之所急,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她介绍道,日常工作中,解答列车车次、时刻查询,退票流程,检票口、站台位置等问题最为常见。此外,她们还会为旅客提供旅游规划、住宿推荐、医疗指引等延伸服务。
考虑到今天旅客格外多,为了更高效地服务大家,李坤直接站到服务台外,主动迎接每一位前来询问的旅客。
上午10时,工作人员送来一包在K1023列车上捡到的物品,内含平板电脑、充电器、眼镜盒等。李坤认真地逐一登记,随后拨通旅客电话通知领取。
“你好,这里是长春火车站服务台,您遗失的物品已经找到,可以来领取了。”
她告诉记者,节假日期间寻找遗失物品的旅客数量剧增,涵盖列车和候车室两个场所。她们通过快速联系列车长、及时调取监控,不仅为旅客节省了时间,更大大降低了物品丢失的风险。对于候车室的遗失物品,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前往指定位置寻找,再根据旅客需求进行保管或邮寄。
一上午的时间,旅客往来不断,李坤和同事们几乎没有片刻休息。
“帮旅客拿行李是常事,遇到赶不上车的情况,我们也会立刻根据实际情况,帮他们寻找解决方案,比如换乘其他列车、改签或者退票。”李坤说道。
在她看来,这份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保持耐心与爱心。只有始终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真正站在旅客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帮助有困难的旅客,这样才能提升服务质量,真正帮到大家心坎里。我们这个岗位就像是车站乃至城市的窗口,希望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旅客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午休时分,服务台前依旧忙碌。李坤笑着说,“这一天,大家除了轮流快速吃饭,几乎全程坚守岗位。尽管工作区域仅限于服务台及其周边的方寸之地,但手机运动记录几乎每天都是2万步以上。”
“大爷,您腿脚不方便,我送您到站台吧。”即便奔波不停,她始终面带微笑。
暮色渐浓,李坤仍在为误车旅客办理改签手续:“您可以乘坐下一班高铁,虽然需要多等一小时,但肯定能准时到达目的地。”
当车站的人流逐渐散去,李坤揉了揉发僵的后颈,喝了口水,再次打起精神——她知道,还有最后一波客流高峰等待着她。
在这个特殊的五一,又有5000多个故事在长春站停驻,带着春城的温度奔向远方,无数声感谢也汇聚成李坤独特的节日记忆。
而这座城市的窗口,正因为无数个“李坤”的默默付出,始终闪耀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文/摄
制作 孙上修
初审: 董蕾 复审: 侯薇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