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送别太姥山的最后一缕春风,春光留不住,且饮一盏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23:00 2

摘要:无可非议,宋代杨万里这首名叫《小池》的古诗,确实是演绎夏季自然风光的巅峰之作。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若要问,写夏天的古诗词,你会想到哪一首?

大多数人会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无可非议,宋代杨万里这首名叫《小池》的古诗,确实是演绎夏季自然风光的巅峰之作。

数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古代没有大数据,没有整合,没有DS,大家都喜欢并推崇原创,故此,原创文学作品非常之多,经典之句层出不穷。

张若虚便以一首《春江花月夜》,传唱千古,成了孤篇压唐宋的第一人。

杨万里也以小池这首诗,成为写夏天的第一人。

然而,福州的夏天,荷花极少,暑热又极为漫长难耐,在村姑陈的心目中,与这般季节相匹配的诗句,是范成大的“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春夏之交,雨水连绵,一下就是三五天没个尽头。

等雨终于停下来的时候,便是晴空万里,草木葳蕤之时。彼时烈阳当空,威力无穷,人人忙着防晒,才知道如虎的仲夏,已然来临。

前天翻书,一本旧书,有老陈年轻时候的笔迹,竟然是书评。当然是充满了那个年代的痕迹。

上面重点圈画了一句诗,加了三个叹号,想来应该是觉得写得很不错吧。

是北宋郭祥正的“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果然,写夏天的福州,尤其是大榕树与香樟树覆盖的鼓屏路,真是惟妙惟肖。

《2》

立夏之后,太姥山便进入了漫长的夏季休憩期。

茶农们不采茶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或紧锣密鼓卖茶,或者是去别的地方工作,总之,山上一派淡然。

外界大约有个误区,认为茶农就会制茶。

其实这是个很可爱的谬误。

茶农们基本上都有茶园,有茶地,这是分给他们的。

是以,茶农们都会采茶,采银针,采牡丹,采寿眉,都会。驾轻就熟,轻而易举。

并且,茶农们都会种茶,以及照管自己家的茶园。

但是,制茶,却并不是每个茶农都会的。

制茶不同于种茶和管理茶园,制茶的技术含量更高,需要设备和场地的支持——制茶是需要建造厂房,并且掌握一定的技术才可以实现的一门技能。

一言以蔽之,需要成本的投入,需要经济实力。

当年老S的第一个小厂房,投入70多万建成。后来扩建,花了100多万。第三次扩建的时候,花了....总之没点实力的,是建不了茶厂,也制不了茶的。

故而,茶山上种茶采茶的茶农里,十有二三才有茶厂。

十之七八,是采茶青,卖茶青过活的。

立夏之后不采茶了,就下山去别处工作去,等秋茶季到了,再回山上来继续采青卖青。

茶农自产自销的,基本上茶青,要自产自销成品茶,没有建一个厂,买一通设备,再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一个SC证,是做不起来的。

那些直播间里动不动就说,“茶农自产自销”,这假话,可以破了。

《3》

按老中医老李对医圣张仲景的推祟,立夏这天,是要进补的。

福州人的习俗是喝番鸭汤,用莲子炖,或许是绿豆炖水鸭母。

莲子要用建莲,闽北建宁的莲子,从前是皇家贡品,价格很贵,一般人吃不起。

现在广泛种植了,进入寻常百姓家了,品质下来了,价格自然也下来了。

不过跟别的产区的莲子相比,香气口感都更好一些。

武夷山有个五夫古镇,那莲子就异常香甜,荷花开过之后,武夷山胡一刀年年都会送一大箱子给我们,用冰糖炖了当饭吃,是我们夏天的避暑美颜神器。

自从做了太姥山白茶之后,我们的立夏节,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试茶。

老S烘好了寄下来的茶,一排一排地装好,大半个仓库就占满了。

李麻花说,这还只是今年春茶的一半,还有一半明天运下来。一车装不下了。

看着这仓库,想起昨天在某直播间看到的仓库,那主播得意之极,称,这是我们的仓库....

那也叫仓库?明明一个茶叶杂货店的陈设。

欺负消费者没有见过真正的茶仓库罢了。

真正的存茶仓库是连天连地都是茶箱子,哪会摆货架?哪有空间摆货架?哪有小拖车宽敞拖动的位置?

没有。

恨不得多挤一箱是一箱。

接天连地无穷茶,映灯纸箱别样香。

《4》

立夏节,要实补。

因为接下来的三伏天,出汗过,还吹空调吃冷食,身体容易凉,便需要提前夯实身体。

打好基础,坚实底子,才能抗过这又冷又热的漫长酷夏。

所以立夏节气期间,村姑陈建议列位看官们,喝一点老白茶。

比如枣香浓郁的2019白露饼,比如清润雅致的《荒野冬片》,比如醇厚老成的《金砖》....

喜欢散茶的清新口感的茶友,跟村姑陈一起喝2018年的白露寿眉散茶《蒹葭》,亦是极好的。

在岁月成就的醇厚香汤里,感受那清隽雅致的山野风韵。

春光留不住,且饮一盏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来源:小陈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