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会上,巴菲特公开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这意味着,这次股东是股神巴菲特职业生涯的落幕秀。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107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叱咤风云全球超i过60年的股神巴菲特真的要退休了。
2025年5月4日,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正式召开。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会上,巴菲特公开宣布将于今年年底卸任首席执行官一职。这意味着,这次股东是股神巴菲特职业生涯的落幕秀。
整整六十年,一代投资传奇,股神终于退休了。
巴菲特的辉煌业绩使他与长期的情人查理·芒格一起,成为以投资敏锐和妙语连珠而闻名的亿万富翁。他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为一家市值超过1.16万亿美元的企业,自1965年以来,其股东年复合回报率是标准普尔指数的两倍(分别为19.9%和10.4%)。
图片来源:网络
自1964年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的总回报率高达5,502,482%,而标准普尔指数的回报率仅为39,054%。他的投资成功赋予了他掌控股市的权力,并帮助他在危机时期与高盛和通用电气达成了丰厚的交易。
巴菲特年轻时就开始理财,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风格的追随者。当他的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时,他进一步涉足了企业界。1965年,他接管了伯克希尔的剩余业务。
伯克希尔最初主要由苦苦挣扎、最终逐渐衰落的纺织业务组成,如今却成为了巴菲特如今这家巨头的基石。他一点一点地建立和收购了各行各业的业务,包括保险——这为他带来了现金,或者说“浮动资金”,以支持他的投资策略。
如今,伯克希尔旗下拥有从铁路公司BNSF到汽车保险公司Geico、庞大的能源业务,甚至还有像Dairy Queen和See's Candies这样的零售商。其旗下公司在2024年的年营业利润为474亿美元。巴菲特还建立了股票投资组合——在其中大举押注苹果公司和美国运通等公司——并为伯克希尔提供了另一种分享其未完全拥有业务收益的方式。
截至5月2日,巴菲特净资产达1682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五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兼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顾问埃隆·马斯克则位列第一。
截至3月5日,巴菲特持有伯克希尔14.4%的股份,并持有该公司30.4%的投票权。
当然,以上对于全球巴菲特的拥趸们而言,早已是异常熟悉的内容了。
但说实话,大家有没有觉得年复一年的"巴菲特金句"已经让你产生了审美疲劳?"别人恐惧我贪婪"、"只投资看得懂的企业"、"长期持有"
...这些被说烂了的投资箴言,真的就是巴菲特的全部吗?
这篇文章,和大家聊点不一样的东西,可能会冲击到一些人的认知,伤害到一些人的玻璃心。
真正的巴菲特,或许,是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难以去理解和接受的存在。
阅读提示: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在全球舆论环境和投资领域,过去60年,巴菲特几乎被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这是深层国家最会玩的那一套,但这其中有太多的话语陷阱,有太多大众不了解的秘密和门道,但有一点其实是可以肯定的:
巴菲特这个人,本质上,是美元霸权既得利益群体的一员,也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老钱资本塑造最成功的爱国者形象。
不吹不黑的说,全球范围内,巴菲特的这个本质,超过绝大多数标榜“资本无国界”的富豪和资本精英,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富豪群体来说,就这个本质的比拼上,绝大多数都难以望其项背,完全就不在一个层面,没有比较的意义。
从经济维度来看,巴菲特是美国这个国家深层政府的大管家,权力+金钱结合的经典。
如果对这个结论不能很好理解,那么建议大家去看一部美国自己拍的纪录片,叫做《大而不倒》。
影片《大而不倒》是HBO的纪实性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联合救市的过程。
当雷曼兄弟的CEO富尔德看到雷曼的股票一天之内跌了21%,自己个人损失了9000万美元之后,马上打电话给保尔森,请求他牵线搭桥给巴菲特,希望巴菲特投资雷曼,以巴菲特的名望和信誉提升市场信心,同时也缓解资本危机。
巴菲特同意投资,但要求单价为40美元一股的优先股,并要求分红9%,总价要达到40亿美金。
当时雷曼兄弟的股价在37元左右,富尔德总觉得巴菲特出价太狠,自家股价不久前还曾在66美金一股,这是被严重低估了。所以,非常强硬的拒绝了巴菲特。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雷曼兄弟的倒闭,成为了掀起2008年那一轮经济危机的典型信号。
巴菲特在这轮危机中的表现,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资本代表和美元霸权融为一体,却装作无比温和、人畜无害的样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巴菲特就是美国本土资本,华尔街资本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从现实和成就来看,毫无疑问,巴菲特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大时代,巅峰和集大成者。
这不是夸赞和贴金,而是称述事实而已。
过去很长时间,大家看巴菲特股东大会,发现他只字未提中国股市,以及中概、恒生。
比亚迪也是查理芒格敲桌子让他买的,以后也不会考虑买比亚迪。
问巴菲特买不买$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的就更搞笑了。
查理芒格死前,最后一次割肉,是阿里巴巴…
没有任何争议的是,这位在国内备受推崇的股神,近年来对中国市场的态度竟然是持谨慎甚至是回避的,反倒是对印度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008年,那是一个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年份,但也是巴菲特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一次重要投资的时刻。他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斥资18亿港元,购买了比亚迪2.25亿股股票,当时的价格仅为每股8港元。这笔投资后来证明是极其成功的,因为从2020年开始,巴菲特在减持比亚迪股票时的售价平均在240元左右,收益翻了不止三十倍!
这次投资的背后其实并不是巴菲特个人的决定。原来,这是他的老搭档,也是他深信不疑的朋友查理·芒格的强烈建议。据说当时芒格对这个投资非常坚持,甚至在会议上拍桌子,与巴菲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巴菲特选择了信任他的老朋友决定也被证明是极其正确的。
尽管如此,巴菲特在之后的岁月里并没有继续深入中国市场。到了2024年的股东大会上,一位来自中国的股东询问是否会再次考虑对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巴菲特的回答则显得有些犹豫,他说目前没有发现合适的投资机会,而且对中国市场的运行规则也不够了解,所以暂时没有投资计划。
股神不谈,不看,不投资,不关注的市场,参与群体去学巴菲特,学什么?
实际上,不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人民币资产没有机会和价值,而是从立场出发,巴菲特就不可能“投资中国”。
说点国内巴菲特拥趸群体和各路跪拜欧美经济学的机构不愿意说的东西:
2020年全球疫情以后,引导外资离开中国,巴菲特可是做了非常多的事情。
投日本五大商社,多个场合发声看好日本,发行债券,本来配合华尔街资本,让日本也加息,发动金融战围剿中国。
大家就想这么一个问题就行了:为什么巴菲特撤资中国后,要五十年不卖日本股票,为什么?
逻辑很简单:即使美国当下因为特朗普而不靠谱,缺乏机会,也要押宝在美元资本可控的阵营。
显然,没可能来中国。
从立场角度来看,巴菲特不应该在国内拥有这么多拥趸吧?
他的成功毋庸置疑,但是和中国基本没有多少关联,这才是关键。
既然和中国没有关系,甚至立场还是对手盘,那么从国内资金和投资群体的角度,和巴菲特学什么?
这绝对是一个触及灵魂的好问题。大家细品。
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出发,客观来说,对于中国的投资者群体和机构来说,最多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买卖节点的把握,风险的认知,以及选筹的逻辑,但实际操作的这个部分,真没法学。
巴菲特可以轻轻松松全球投资,这一点就能把绝大多数人民币交易的国人卡住。
中国是一个外汇和资本管制国,只能买品种极其有限的QDII基金,且经常额度告罄,只能硬着头皮去买高溢价的场内QDII-ETF,海外股票最多也只能买估值长期被市场歧视的港股通名单里的股票,还要缴纳内地客户“专享”的歧视性20%红利税。
对了,对于国内资金而言,就算能够参与全球交易,还要承担汇率波动带来风险和潜在亏损可能。
又不在一个市场里面玩,面对的标的完全不一样,学什么?怎么学?
更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中国14亿人口基数里面,几十年的市场过程中,没有一个类似于巴菲特的代表人物出现?
哦,有的,不是半途跑路了,就是身陷囹圄了。
那么,长期在国内为巴菲特宣传,给巴菲特贴金,向市场和投资者群体灌输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机构,利益思路就非常清晰了:不设个榜样,怎么洗脑,怎么忽悠更多的人进场奉献?
当然,这篇文章并没有去抨击和讽刺巴菲特的意思,只是从本质层面,聊点市面上不容易看到的新东西而已。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理解,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首先来说,巴菲特是美元全球霸权体系下的既得利益群体代表,没有任何争议。
他能赚到的钱,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不可能赚到的。
无论是信息差,还是内幕门道,都是现实存在,难以逾越的差距。
其次,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以及风险管理,是有价值,也值得重视的。
优点亮点要承认,毕竟60年的成绩摆着。
最后,留意巴菲特公开宣布退休以后这五年,这家公司会有哪些投资维度的动作,这就是巴菲特的资本遗产。
以上,就是写在2025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也是巴菲特正式宣布退休的落幕秀之际,对巴菲特进行的一次重新认知和讨论思考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熊猫贝贝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