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来说遇到的都是外地的第三方,虽然有时候会显示是本地的座机,但是基本上都是虚拟的号码。今天这个不一样,本地的座机,也能回拨。电话接通之后照例先问了她们公司的名称,对方有点遮遮掩掩,最后还是告诉了我,但是也只是说了两个字,也没说公司的全称。这是第三方的通病,基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突然有一个想法,等他们来的时候,开个直播呗?
一般来说遇到的都是外地的第三方,虽然有时候会显示是本地的座机,但是基本上都是虚拟的号码。今天这个不一样,本地的座机,也能回拨。电话接通之后照例先问了她们公司的名称,对方有点遮遮掩掩,最后还是告诉了我,但是也只是说了两个字,也没说公司的全称。这是第三方的通病,基本上不会告诉你全称,最多就说两个字就算是比较正规的了。这里说的是银行的第三方,如果是网贷,百分之九十九不会告诉你自己公司的名称。
以往确认了对方公司的名称之后,就会进入正题,但是由于这次是本地区号的座机,而且可以回拨,所以我又问了一下他们公司的地址。对方说了一个地点,是我们当地知名度比较高的一座写字楼。这个写字楼我也了解,里面两种公司比较多,一种是助贷公司,另一种是催收公司。
进入正题之后的内容,基本上就是那几句,问我工作情况,收入情况,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匀匀,期间夹杂一些诸如“再不处理就要走流程”之类的施压的话术,很老套,就不再赘述了。
对方的要求是处理全款,我直截了当跟她说现在最现实的方案就是分期。做一个分期之后我能处理问题,你也能拿到提成,双赢。并且告诉她至于你说的那些走流程,面谈,调查我的经济情况等等,说这些都没有意义,至少对你来说没意义,你唯一能拿到提成的方法就是分期,其他都是白瞎。
其实她也明白这个道理,听我这样说,也不再继续浪费口舌,表示可以帮我向银行申请。
约好明天继续沟通。
挂了电话之后又有了一个想法,这是我第一次遇到本地的第三方,虽然我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是本地的第三方,那么见面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既然有见面的机会,何不开个直播见证一下第一次见面这个“值得纪念”的场面呢?
其实很多朋友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谈好了个性化分期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又经历了第二次违约,然后会各种担心二次违约之后是不是真的就马上面临起诉等等。其实二次违约之后还可以再谈个性化分期,难度也没有外界描述的那么大,关键还是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处理。再经历了第一次个性化分期违约之后,第二次再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合适自己的方案,这个是重中之重。
至于我为什么说还可以再谈第二次的个性化分期,这是与当前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的一个问题。很显然,无论用什么手段,银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回笼资金,只要你有处理的意愿,且有可以执行的方案,基本上就能谈妥。
已经有一家银行谈妥了第二次的个性化分期,中信是第二家,希望也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来源:咸鱼翻身022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