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在上海休养的贺子珍,也为此次会议感到激动。在会议上,毛主席进行了开幕词,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多么令人喜悦啊!
1954年9月15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了。全国上下,都非常高兴。
远在上海休养的贺子珍,也为此次会议感到激动。在会议上,毛主席进行了开幕词,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多么令人喜悦啊!
在会议上,毛主席表示这一次会议是标志着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的发展的里程碑。因为在会议上,第一部宪法正式颁布。毫无疑问,意义太重大了。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发表了许多的讲话。这些讲话内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实况转播。晚上,贺子珍在家中正好通过收音机听到了毛主席的这些讲话。
贺敏学和李立英也陪着妹妹一起收听,大家都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感到激动。最激动的莫过于贺子珍了,她激动不仅是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也为了毛主席。
毛主席讲话的声音,贺子珍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和毛主席并肩作战过许多年的战友,贺子珍为能够再次听到毛主席的声音感到开心。李立英也笑着说道:
“毛主席的声音真洪亮。”
李立英说这句话是下意识的。等说完后,李立英才想起来自己提起了毛主席的名字,于是立马紧张地看了一眼贺子珍。幸好贺子珍很正常,并无什么表情变化。
看到贺子珍没什么情绪波动,李立英才放松下来。这些年贺子珍的身体不好,一听到关于毛主席的事情就容易情绪波动和生病。在家里面,大家都尽量少提及毛主席。
今天收听广播,也是偶然的,并非专门让贺子珍听到的。好在听广播的时候,贺子珍的情绪一切正常,大家也就放心了。贺子珍一边听,也一边说道:
“毛主席的声音很洪亮,跟过去一样。”
看到贺子珍回答的很平静也很正常,贺敏学和李立英也就放心了。然而他们没想到,这份平静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波澜,直接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很快进行完了实况转播。然而已经结束了,贺子珍依然不愿意去睡觉,重新设置了收音机,再一次播放起来毛主席讲话的声音。一遍又一遍。
不知不觉,播放几十遍了,贺子珍一整晚未眠,她忘了睡觉。到了第二天早上,李立英像往常一样去到贺子珍的房间叫她起床。一开门后,李立英愣住了。
昨晚睡觉前,李立英以为贺子珍收听结束后,就会主动休息的,所以并未监督。可是今天早上,李立英才发现眼前的贺子珍依然抱着收音机收听着,姿势和昨晚她临走时如出一辙。
李立英瞬间反应过来,贺子珍整整收听了一晚上收音机。看到贺子珍没什么反应,李立英吓坏了,但是也不敢立马打扰她,先是轻轻地喊了一句:
“大姐。”
虽然按照辈分,李立英是贺子珍的嫂子。但实际上贺子珍的年龄要比李立英大得多。所以李立英平时称呼贺子珍为大姐,而贺子珍称呼李立英为嫂子。
听到嫂子叫了自己一声,贺子珍才反应过来,注意力回到了现实世界。李立英看到贺子珍有反应了,立马上前把收音机拿开,这才发现收音机已经烧坏了。
拿开收音机后,贺子珍才反应过来收音机已经坏了,但是她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坏的,只当自己还能够听到收音机播放着毛主席的声音。
情绪的巨大波动和冲击,让贺子珍迅速病倒了。到了下午,贺子珍就开始发起了高烧。贺敏学和李立英担忧极了,连忙喊来严医生为贺子珍诊治,但是效果并不好。
于是,贺敏学和李立英立马将贺子珍送到了上海华东医院接受治疗。医生诊断是精神有些问题,必须要住院。一听到要住院,贺子珍说什么也不愿意。
贺敏学和李立英知道贺子珍不愿意住院,可是为了她的健康,两人也只能好言相劝,“强迫”着贺子珍必须吃药接受治疗。然而贺子珍说什么也不配合。
实在无计可施了!无奈,贺敏学只能立马给妹妹的女儿也就是李敏写信,让她赶快来上海一趟,看看她的妈妈。或许孩子来了,能给贺子珍慰藉吧。
正在北京正常上学生活的李敏,在接到舅舅的信之后也是吓坏了。于是李敏拿着信立马去找了爸爸,告诉了爸爸妈妈病重的消息,询问自己该怎么办?
看到女儿着急的不行,毛主席连忙安慰女儿不要害怕。好一会儿,李敏才终于冷静下来。既然妈妈病了,自己必须要去一趟上海看望妈妈,和妈妈见一面。
毛主席点点头,同意了女儿去上海探望妈妈。虽然毛主席也很是担心女儿耽误学业,但是如今贺子珍病重,他的心里也很是担忧的,希望她尽快好起来。
为了让贺子珍能够尽快恢复健康,毛主席决定亲自给贺子珍写一封信,然后让女儿带去上海交给她的妈妈。接着,毛主席为贺子珍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主席交待贺子珍一定要注意身体,要好好养病,要听医生的话,也不要总是抽烟,毕竟抽烟多了对身体不好。最后,毛主席恳请贺敏学照顾好贺子珍。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叮嘱女儿,表示让女儿告诉上海组织一句话:
“妈妈病了,请他们也要多多照顾,带她去治病,但不要说,她是因为什么生病的。”
李敏点点头,答应了爸爸。很快,李敏带着爸爸给妈妈写的信以及简单的行李包裹出发来到了上海。等来到上海后,李敏见了上海市委的领导,传达了爸爸的话,又去看望了妈妈。
见到妈妈后,李敏把爸爸的信立马给妈妈看了。这封信是毛主席给贺子珍写的第二封信,珍贵无比。这封信就像是一副汤药,疗愈好了贺子珍内心的伤疤。
有了毛主席的鼓励和关心,贺子珍终于愿意吃药和接受治疗了。精神也慢慢恢复了正常,而且也开始学着少抽烟,虽然一下子戒不掉,但最起码开始少抽了。
终于,经过休养,贺子珍的身体彻底恢复了健康,可以出院回家了。回到家中后,贺子珍在哥哥和嫂子的照顾下一天比一天好,李敏也终于可以放心的回到北京去了。
不久后,贺敏学接到了组织上的指示,让他前往西安工作。对于组织上的安排,贺敏学是绝对服从的。但是自己一家要离开上海,他又担心妹妹生活孤寂。
于是,贺敏学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贺小平留下来,不让小平跟随他们前往西安履职,让她留下来照顾她的姑妈贺子珍。除此之外,贺敏学还去找了许多人,拜托他们照顾贺子珍。
这对兄妹虽然平日里总是吵架,但是血缘亲情是不会吵散的。贺子珍虽然也舍不得哥哥离开,但是贺子珍一向遵守纪律,完全明白哥哥是在服从组织的安排。
好在,贺敏学和李立英虽然不在上海了。但是贺子珍生活依然有人陪伴照顾。贺小平这孩子很是喜欢姑妈,所以常常陪着姑妈说话聊天。贺子珍也感觉生活并不无聊。
还有陈毅陈老总,也常常一有空就宴请贺子珍吃饭闲聊,对她的生活很是关心。贺子珍对于大家的帮助感到非常温暖。
来源:奇葩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