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石,即青蛇的谐音。这青石就是《白蛇传》里的青蛇变成的。那是白蛇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重情重义的青儿到峨嵋山练功修行以救白蛇,途经长岭歇息掉下几片青蛇皮;又说青儿在此地寿终,蛇骸变为满山满溪的青石,青石溪由此而得名沿袭至今。在春雨夏洪爆发时,人们还看到过一条青龙
【任小蓉专栏】
长岭走笔
原创作者|任小蓉
相约青石溪
长岭有山有峦,有岩有洞,有包有梁还有峰。
长岭有水有溪,有湖有池,有泉有凼还有滩。
这是一截长长的岭,一泓清清的水,一腔热热的爱,一段悠悠的情。牵手长岭,山与水的匹配,智与灵的结合,酿出几多的美景,几多流芳的传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的佳句。可在这青石溪,偏偏就成了“清泉青石流”。为什么不是红石蓝石而是青石呢?就有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故事了。
青石,即青蛇的谐音。这青石就是《白蛇传》里的青蛇变成的。那是白蛇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重情重义的青儿到峨嵋山练功修行以救白蛇,途经长岭歇息掉下几片青蛇皮;又说青儿在此地寿终,蛇骸变为满山满溪的青石,青石溪由此而得名沿袭至今。在春雨夏洪爆发时,人们还看到过一条青龙和白龙在河里相会,顺流而下,不伤两岸庄稼和房舍。那是青蛇和白蛇的化身,本来蛇就有小龙之称。
我们不去考究这民间传说故事的真实,但这青石青蛇与《白蛇传》相糸,就有了一定的魅力;尽管她赋予了理想色彩想象空间,但总是人民群众善良意愿的表达。
我这次相约到青石溪,真切地看到这对白蛇青蛇姐妹,相亲相爱,相依相伴的情景。那清亮的溪水,在青青的石头上流淌,弯来绕去,一如白娘娘在与青儿携手而行、缠绵细语。她们美丽、善解人意,曾在西子湖畔陪伴许仙开药店,乐善好施,治病救人,解难济贫。而今在长岭青石溪畔,用细流、乳汁,滋润田野森林,她们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升华与延伸。
青石溪发源于高山之巅的养马池,她曲曲折折蜿蜒8公里。似妙龄少女像成熟女郎,不矫气,大方而朴实。有着伟大女性慈母的情怀。
在那个充满希望的人间四月天,有幸与她谋面会晤。天空蓝蓝的,云朵如棉,碧草青青,枝头鸟鸣,空气清新。多情的山风掀翻满山的绿,吹皱一湾溪水,在春阳的晃动下,亮出满河流动的白银,倒映出青山滴翠,祥云烟柳,构成旖旎画面,咏诵成动听的青石谣,奉出她的清丽与温柔,娴静与婉约,不急不躁,不张扬不显摆,稳重而活泼。
青石溪啊,你集女性之高尚品德于一身,光彩照人!
你很节俭。你的河床厚实得天独厚,能蓄存水量,不是沙质土壤而漏去;你至今涓涓秀水,清澈见底,细水长流,永不枯竭。
你很潇洒。一路流淌一路吟唱。时而发出淙淙的镂子声,时而弹拨出叮咚的古琴声,时而又是润物细无声;但山洪来临,你意气风发,是腾飞的白龙青龙,翩翩起舞,奋勇奔腾。
你很慷慨。坦开胸怀,任乡民儿女们取水灌田,在你的怀抱里洗涤游泳,追逐打闹嬉戏,捣衣浣洗,欢声笑语满河满滩。
你很勇敢。你虽细小玲珑,却胸有成竹心有底气,积蓄力量厚积薄发。你的长躯上大大小小一梯一梯的12道微型瀑布,飞流直下,道道白练是你风姿绰约的展现,旋即又安祥流淌,永不止步。
我伫立溪边,被你的颜质迷恋;你气质非凡,捧一掬溪水,甜到心尖。
我羡慕你的前尘后世,向往你的前景风光无限:你如画的两岸,一条条古朴的小街,栋栋小木屋,间间茅草房,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农家乐里炊烟袅袅,饭菜喷香,阿庆嫂站在酒店前,捧出无花果酒,挟起油炸豆腐米豆腐魔竽豆腐,香味在空气里弥漫,酒味在春风里飘飞;满街的摊位,那是绣花鞋垫手工布鞋,青石工艺品,竹篾编织品,香菌磨菇野山珍,杏子李子桃子西瓜,人们品尝讨价还钱,好不热闹。请看,毛驴在拉磨,黄牛在碾谷,机抒声声织土布,茶馆品茗高谈阔论,竹琴声声使人陶醉……这不分明是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么?再看,青石溪变样了,那宽阔的水面,帆船点点,岸上游人如织,这是青石船码头。手搭凉篷一瞧,那小木船上是白娘子青儿和许仙,你们是到青石河避暑或是投资兴药业,还是故地重游……
这是梦境还是现实?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长岭文化旅游旺镇的战鼓已经擂响,青石溪综合整治在即。梦,梦想定然会成真!
耳畔响起悦耳的歌声: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千年等一回,我不悔……
漫游鹿池村
行走在长岭镇的鹿池村,带给你的是新奇与迷惑
鹿,鹿与禄谐音,象征吉祥与长寿。
自古“福、禄、寿、喜”是人丁兴旺,发财发家的完美组合。意为有福,幸福;奉禄不菲,官运亨通;健康高寿,则皆大欢喜了。这当然是许多人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不期这高山野岭竟有这么美的村名,这么深的涵意,实为罕见。不到此地一游,你还真不相信,然亲眼所见,还名副其实。
一个鹿池村境内,大大小小景点21处,一个接一个,目不暇接,过目难忘。一放眼,就会呈现:草原浅石林,龙洞天坑群,鹿湖珍珠滩,响滩柏树林来。
这是一片从小到大,从低递增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洋洋洒洒,风吹草原绿浪翻,原始、荒芜无人烟。知名的不知名的珍稀野生植物遍地丛生,长成树长成精。野黄豆野绿豆齐腰深,曾有人去采撷几十斤,大颗颗的,爱死个人哪,纯天然绿色环保!可惜多年来在这里少有人去问津,每到秋收的季节,它们顶着胀鼓鼓的豆荚,渴求人们去亲睐去收获,一年又一年的盼啊……
民间传说,这草原原是一片内陆海洋,常有群龙在这里出没结伴玩耍。而今只要春风吹,秋风起,草原上就出现“群龙”图,或翹首昂头,或摇头摆尾,追逐打闹,活灵活现,很是优美、壮观。 这里是一片石林。位于大龙门峡和小龙门峡之间,面积约1平方公里。石林的石头成浅灰色或黑色。它不是光秃秃的石林,缝隙长满杂草灌木,荇刺和野花;石质坚硬光滑,但留有刀砍斧劈的迹印,传说是当年二郎神杨戬斩孽龙时留下的。
边走边看边思,这鹿池村遍地是奇迹,俯拾皆故事。沿着响滩走下去,就听到了响泉发出的不同声音。听到呼呼声,那是平安之声;听到咚咚声,那将有灾有难。这时,必须要到石林或莲花寺去静息片刻,待心潮宁静后,再奔柏树林,方能消灾避邪,求得平安。是否真有这么灵验?不妨去试一试体验一番。
还值得观赏的是,这里的古战场、古栈道、马道遗址保存得清晰可见。传说当年张献忠征战四川时,他的养子张可望在这里修建了营房、练兵场,遗址尚存。这里地势开阔、隐蔽,是一个骑马射箭、试剑比武的好场地。就连张献忠赐给张可望的一方将军印也还历历在目,就是一方形岩石伫立在草地上,默默地诉说当年激烈的鏖战。你睁圆双眼,看到的还有当年地方与军营合建的“石舞塘”,那是用石灰和糯米碾压建造的水塘,是建来供军营使用的,也有地方官员携娇妻美女入塘沐浴。当地有人作一顺口溜:“将军入塘浴,美女展美足;姿色天上有,世上难一睹”。更早的还有三国时期留下来的将军“拴马桩”石柱,傲然耸立在农田中,坚实而光滑,中底部有竹纤缆绳勒出的痕印。这类景点很多,就不一一表述。
登上将军碥的顶部,是鹿池村境内的“千米峰”。这里是一道绝妙的景观。西边万丈深渊,悬崖峭壁,峰顶直插云端,白云环绕,紫气升腾,犹如峨嵋山金顶;在这里观云海,看日出,山岚氤氲,视野辽阔,心旷神怡,油然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慨叹,感到大自然之神奇,人之渺小啊!
这时,你突然被一偌大湖泊吸住眼球。在这山垭间,四周无水源无沟河,何来这么大的湖泊?是天池还是天河?急急走拢探之。四面树木苍翠,小山包环绕,水绿如蓝,惊叹,喜欢!一问,方知此湖名鹿湖,又叫龟王湖。又是一个神话传说故事:当年,二郎神杨戬,斩孶龙,取走定海神针,不料一股水冲上天庭。玉帝大怒,责令龙王立即堵住。龙王赶忙召集虾兵蟹将前去堵漏修复。只因负责监工的龟王贪睡不认真检查喷口工程质量,总有一小股水堵不住,就喷出一潭水,化成一口塘。为了惩罚龟王堵漏不力,就发配龟王三弟长年驻守在塘边,不让洪水泛滥殃及山民。至今这鹿湖边一只酷似鸟龟的小山包,据说那是龟三弟蛰伏在这里,千年坚守,不让再生洪水。
听神话故事,观眼前明镜似的鹿湖,第一个感觉就是感谢当年堵漏的疏忽,留下缕缕神水,才成就了今日的鹿湖。人世间有很多奇事怪事,很难解释,这鹿湖是“歪打正着”的一奇事,也可称为坏事变好事,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都应一分为二,必然和偶然是并存的。据悉,最近发现这鹿湖底部有9个细小的泉眼喷水,就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未堵住的神水啊,化作9股涓涓细流,孕育这高山鹿湖,造福一方。
鹿,还与路谐音。
它寓意为数路并驰,畅行无阻,一帆风顺,四通八达;象征长岭鹿池旅游开发的好运,前程似锦!
▲本文作者任小蓉近影
来源:校长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