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 GB、GBC 等早期掌机采用了竖版布局,但后续大部分掌机都选择了横版设计,毕竟横版机器可以更好的平衡更大的屏幕、握持手感。雕家之前推出的 Retroid Pocket 5 就是横版复古掌机中堪称毕业机的产品,精致的外观、适中的尺寸和重量、不错的屏幕,骁龙
虽然 GB、GBC 等早期掌机采用了竖版布局,但后续大部分掌机都选择了横版设计,毕竟横版机器可以更好的平衡更大的屏幕、握持手感。雕家之前推出的 Retroid Pocket 5 就是横版复古掌机中堪称毕业机的产品,精致的外观、适中的尺寸和重量、不错的屏幕,骁龙865性能上也基本覆盖了大部分可模拟平台。
▼毕业机 Retroid Pocket 5
在 Retroid Pocket 5之后,雕家几乎是同步的发布了两款新机,采用翻盖的 Retroid Pocket Flip 2以及竖版机器 Retroid Pocket Classic。作为竖版机器,Retroid Pocket Classic 提供了4键和6键两个版本,存储空间部分也分为 4GB+64GB 和 6GB+128GB 两个版本。
▼上排 Retroid Pocket Flip2,下排 Retroid Pocket Classic
考虑到4键比较常见,加上这次雕家 Retroid Pocket Classic 没有摇杆的设计,多2个按键设定方面总是更宽裕一些,就选择了6键的经典6(6键只有这一个配色)。
评测前首先感谢小破站「大水杯」大佬的 RP Classic ES-DE 整合包,相比自己设定和准备很多复古模拟器,显著节省了时间~先一键三连为敬~
Retroid Pocket Classic 的尺寸是138 * 89.8 * 26mm,相比初代 GameBoy 148 * 90 * 32mm 的尺寸长和厚度方面都略小一些。
机器重量方面由于到手我就先贴了附送的钢化膜,这里测出来的就是机器的重量+钢化膜的重量,以官方223克的标称重量计算,钢化膜3克?按以前钢化膜至少5克以上的重量,感觉机器实际重量可能比223克略低。
屏幕部分是一块3.92英寸 OLED 屏幕,1240*1080 500nits 亮度,除了灰色外其他几个配色PM四周的边框都是黑色,而灰色的4和6键屏幕边框都是灰色。虽然灰色边框可能显得和机身差异更小一些,但实话说黑色边框+OLED黑色纯净的特性,会在使用的时候让人觉得更一体一些。
按键部分左侧是十字键,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是返回/主页(单击返回长按主页)、SELECT、START 按键,右侧则色 ABCXYZ 6键。无论是十字键还是 ABCXYZ 都感觉比 Retroid Pocket5/Flip2 要更硬一些,尤其是 ABCXYZ 按压阻尼和声音都偏大,如果能调软一些手感应该会好很多(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更软一些的手感)。
机器背面是竖版机器常见的 L1L2R2R1 的并排排列,按键位置有做弧度来方便区分 R1/R2 以及 L1/L2,不过竖版机器的 LR 基本都是解决有无问题手感部分是不如正常的 LR 按键的。
另外 Retroid Pocket Classic 采用主导散热结构,因此背面还有散热风扇的进出风口。
▼机器底部无任何接口
Retroid Pocket Classic 的接口主要集中在上侧和左侧,上侧分别是 USB Type-C 接口(充电和数据传输,不支持视频输出)、3.5mm 耳机孔以及 TF 卡槽。
▼机身左侧放置了音量加减以及电源键,机身右侧则是麦克风开孔。
1240*1080的长宽比约为10.333:9,相比新世代16:9的屏幕会更窄一些,因此如果是PSP、NS这些平台上下会有明显的黑色区域。
对于诸如 GBA、SFC、SS 等老平台而言,骁龙 G1 Gen2 的性能是完全溢出的,自然也没有游戏流畅度的问题。Retroid Pocket Classic 的屏幕比例也很合适,不拉伸的条件下其实边缘黑边非常小屏幕利用率很高,加上屏幕尺寸本身就不小,游戏体验是非常舒适的。
▼老平台画面非常舒适
▼GBA 不带遮罩
▼GBA +遮罩
▼SS
对于 DS/3DS 而言,这个比例放置双屏其实还是有些难度,配置方面也有两种主流方案:
单屏+按键交换上下放置大小屏+按键交换我个人是习惯放置大小屏,不过考虑大部分游戏下屏利用率不高,只是能看到大概的下屏状况就好。日常使用 Retroid Pocket Classic 时我是采用极端的上屏铺满的思路,把下屏尽可能缩小,这样既能拥有最大的画面,也可以大概看到需要切换屏幕的信息,方便用快捷键交换屏幕。
性能部分骁龙 G1 Gen2 可以满足2倍 DS 画质(melon DS 模拟器),更高的倍率可能无法所有游戏满帧了。
▼DS 单屏+遮罩(全能 melon 核心+遮罩)
▼DS 上下双屏(melon DS 模拟器)
3DS 部分我简单试了包括塞尔达传说众神的三角力量、马里奥3D 大陆,性能方面其实高通 G1 Gen2 已经可以勉强运行了,甚至2D 游戏跑起来帧率还不错。但是这个屏幕比例其实单屏还是双屏模式都不是特别舒适,当然这台机器设计目的应该也不是 3DS,像大水杯大佬的整合包里都直接删除了 3DS 平台。
▼3DS 上下双屏模式(上下大小分配还可以再调根据个人习惯调整)
PSP 部分游戏其实性能也是足够的,缺少的摇杆可以通过模拟器内的屏幕摇杆或是系统级的屏幕摇杆功能来替代。不过 PSP 相对是比较宽的屏幕,在 Retroid Pocket Classic 上玩的话上下黑边还是比较大的。
NS 部分我实测其实2D 游戏在 6GB+128GB 版本上还真可以跑起来,不过像 NS 这种16:9适配的游戏,放在 Retroid Pocket Classic 上一是屏幕利用率低,再加上字体偏小基本没有什么可玩性。
简单总结一下游戏体验,骁龙 G1 Gen2 虽然是只有2个大核心+6个小核心的 SOC,实际 CPU 性能其实略微领先于天玑900。对于大部分复古平台来说,这个性能是足够开高倍率/滤镜的,先进的 SOC 制程更省电续航自然也非常好。
不过竖版机器的屏幕大小+屏幕长宽比,以及没有摇杆的设计,让 Retroid Pocket Classic 面向的是更老一些的非宽屏平台,这一点我觉得入手它之前是需要想清楚的。如果你是更多的玩 PSP、PS2、Wii 等宽屏+摇杆的游戏,那么我个人是更推荐像是 Retroid Pocket 5、Flip2、奥丁2/2mini/2p 这些性能更高、屏幕更大、标准16:9长宽比的机型。
▼左 Trimui Brick,右 Retroid Pocket Classic
Retroid Pocket Classic 这次首发的高通 G1 Gen2 SOC,采用2*A78(2.4G) + 6*A55(1.6G) CPU + Adreno A12 GPU,GPU 部分由于6GB 内存太小无法进行 3DMark 理论测试。
安兔兔部分综合得分40.6W,CPU 16.5W、GPU 5.17W。
以 Geekbench 6 CPU 单核心1005、多核心2335的得分来看,CPU 单核心和多核心都领先天玑900(单核900多核2250)。
Retroid Pocket 最近几款产品的屏幕全面转向了 OLED,Retroid Pocket Classic 也不例外,这次依旧是类 DC 调光的 OLED 面板。主要参数如下:
3.92英寸320PPI分辨率1240*1080500nis 亮度从观感和精细度上我觉得是不错的一块面板,长宽比为10.333:9相对来说比较接近1:1,OLED 黑色纯净的特性可以自动给很多平台套上(黑)遮罩。不过 Retroid Pocket Classic 正面边框还是有些偏大的,虽然理论上更防摔但外观就显得少了一点精致,如果能做稍微窄一些,应该可以在防摔和外观上取得一个平衡。
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像素结构是 Delta,相比现在高阶面板使用的钻石排列会略差一些,不过所幸320 PPI 对于3.9英寸已经足够高了,实际显示效果还是比较细腻的。
色域部分实测 Retroid Pocket Classic 这块 OLED 屏幕还是很不错的,覆盖了99%的 P3 广色域。
光度曲线部分相比标准的2.2偏高,10%~100%灰阶画面色温控制在6800~7050K 之间,出厂应该是有做过色温校准的。不过默认色温是7000K 左右,相比标准的6500K 会偏冷一些。(很多人以为屏幕偏红,实际原因是原生安卓的状态栏主题是偏红色的,可以在 设置-壁纸-壁纸与个性化-下拉显示更多颜色中,选择白/灰主题)
修改状态栏颜色方法:设置-壁纸-壁纸与个性化-下拉显示更多颜色,选择你喜欢的主题颜色
对比度部分红蜘蛛无法测试 OLED 的黑色,因此对比度测试就只看最大亮度,实测 590nits 的亮度比官方标称 Typ. 值高了不少,对于户外可见性还是很有意义的。
虽然相比现在高端手机动辄1000~2000nits 的激发亮度还有不少差距,但中午十二点左右户外非阳光直射下,Retroid Pocket Classic 屏幕最大亮度表现还是能用的。
色准方面有做过100%出厂校准的 OLED 表现普遍不错,实测 Retroid Pocket Classic 平均 Delta E 1.32,最小 Delta E 0.17、最大 Delta E 2.81,还是超出主流显示器平均 Delta E
由于我入手的是 Rretroid Pocket Flip2+ Retroid Pocket Classic,把两台机器放一起就会发现有意思的事情——二者的大小其实是差不多的。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几个有趣的事情:
二者大小接近,装在口袋里的便携性是差不多的二者的保护包几乎是共用的,只不过 Flip2 根据 LR 键做了固定Rretroid Pocket Classic 的包虽然没有指明方向,但由于保护包转轴一侧较硬,Classic 有电源和音量键的一侧不能靠着转轴,否则可能压到电源键和音量键进入 Recovery既然 Rretroid Pocket Classic 也做了 Recovery,后面 Rocknix 是否会适配 Rretroid Pocket Classic?来源:KC玩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