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汶口遗址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京岚线大汶口大桥北侧,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典型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与命名地,涵盖大汶口文化早中晚三个时期,是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山东汶泗流域的区域中心,内涵丰富,文化序列完整,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被称之为海岱文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京岚线大汶口大桥北侧,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典型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与命名地,涵盖大汶口文化早中晚三个时期,是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山东汶泗流域的区域中心,内涵丰富,文化序列完整,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被称之为海岱文化,从发现汶口-探索大汶口-守护大汶口-仰望大汶口四个层面,在遗址博物馆全年展出
了解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大汶口遗址延续时间为距今约6500-4000年前,现存遗址面积约38.9公顷,大汶河流经遗址将其分为南北两岸,其中北区约22.3公顷,南区约16.6公顷,遗址遗存内涵丰富,文化序列完整,上承北辛文化,下启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列入国家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大遗址保护规划,1987年列入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目录,2021年大汶口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打卡遗址博物馆
大汶口文化同时期中国史前历史,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之势,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数个考古学文化区系,距今5000年前后,各区系进入复杂化,城市化和文明化的新阶段,开始涌现出以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等为代表的复杂社会
【发现大汶口】进入遗址博物馆,首先来到发现大汶口的展厅,考古发掘,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历史秘密,也总是在不经意间被人发现,人们探索文明起源和进程的脚步从未停歇,当遗址被发现,一座座墓葬、房址被揭露, 无数的器物呈现,甚至无瑕的美玉象牙惊现,那个逝去的时代渐渐清晰起来,大汶口遗址为我们揭开了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
【探索大汶口】大汶口遗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解读史前文明的大门,使我们在探索文明起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处处房屋遗迹,让我们得知那时大汶口人的聚族而居,一件件石器,骨器等生产用具,让我们看到他们渔猎耕种的场景,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让我们嗅到那个时期的人间烟火,一处处墓葬和灰坑,让我们触摸到文明社会的温度,一个个神秘的刻画符号,昭示着文明传播的力量
【守护大汶口】从一方遗址到满天星斗,守护的足迹从未停歇,以科技与匠心,让深埋干年的陶器与墓葬重述先民的故事,海岱文明的探索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将散落的遗址串联为文明的拼图,揭示黄河下游文明的璀璨脉络,而目光投向远方,良渚的水城、屈家岭的稻田、牛河梁的祭坛这些与大汶口同频共振的遗址公园,正以各自的姿态诠释文明的共生
大汶口必打卡文物
神秘的八角星,在大汶口陶器的花纹图案中,八角星纹极具代表性,除大口遗址外,还发现于大墩子-野店-王因-西夏侯-北庄等遗址,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八角星彩陶豆,堪称大汶口文化的标志性器物,主体装饰是红褐色陶衣上描绘的六组白彩八角星纹,八角星图案使用时间约三百年,处于大汶口彩陶文化的繁荣期,关于这种纹样的含意,有的认为是表现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的认为四射的八角寓意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象征着大地,有天圆地方之寓意
红陶兽形壶,现在看到的是复制品,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这陶器似狗似猪,四足立起便于加热,准确得把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和体形特征,集实用与仿生艺术于一身,充满了创造性的灵感,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原件在山东省博物馆,现为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汶口文化彩陶纹
大汶口文化中期,彩陶繁盛发展起来,常用的彩绘方法是在器表或器物上部施红色陶衣,然后用黑或白色、亦有黑白双色并用绘出花纹,还出现了以深色宽带为底衬而上面绘白色花纹的彩绘方法,使大汶口文化彩陶花纹具有绚丽多彩的风貌,彩陶花纹的样式很丰富,以几何形纹样为主, 其中以八角星纹和连栅纹最具特色,也有一定数量的变体鸟纹,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彩陶纹样以编织纹为主,还出现了类似兽面纹的纹样,图案纹样变得疏朗简洁
如何到达大汶口遗址博物馆
自驾出行:走京台高速满庄出口或宁阳东出口,满庄出口向南行驶走104国道,到大汶口大桥,宁阳东站出口,向北行驶走104国道,过泰曲收费站后,便是大汶口大桥,桥下东侧为遗址博物馆,私家车可停放到大桥西侧
公交出行:泰山城区可以乘坐510路公交在大汶口镇站点下车,之后步行9百米到达,也可以乘坐505路和207路公交在大汶口站点下车,之后步行1公里左右到达
遗址博物馆开园时间:8:30——17:00
遗址博物馆门票信息:免费,需验身份证入馆
谢谢你的关注
第一时间发布旅游咨询及免费门票信息
来源:背着背包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