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左联会址纪念馆)4日上午迎来一批使命“特殊”的青年学子,他们身穿长衫、梳着学生头,诵读百年前的诗篇,致敬左联五烈士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的左翼文化先驱。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5月4日电(记者 许晓青)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左联会址纪念馆)4日上午迎来一批使命“特殊”的青年学子,他们身穿长衫、梳着学生头,诵读百年前的诗篇,致敬左联五烈士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的左翼文化先驱。
5月4日当天,“夜光杯·左联·青年写作计划”第二季五四专场活动举办。活动以“左翼文化与当代青年责任”为主题,以当代话剧《前哨》片段的沉浸式导览开场,带领市民与学生“穿越”时空,“回到”95年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的场景中。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理论宣传+新媒体传播”模式,将左联五烈士的精神风貌转化为青春话语,助力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左联会址纪念馆外观。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影
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代表身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格的服饰,通过情景再现、角色独白与观众互动等,在左联会址纪念馆内创新形式开展宣讲。这些青年演员以饱满的激情演绎革命青年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壮烈场景。在场人士还一起朗读了鲁迅先生的诗篇“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演出结束后,学生代表们结合排演过程交流了感悟。“他们说你是个诗人,于是我有点懂你了。”扮演殷夫的大学生李佳宬发言。
本次活动由新民晚报社、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上海戏剧学院、中共四大纪念馆协办。在“夜光杯·左联·青年写作计划”的促成下,现场还同步举行了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与中共四大纪念馆的研学基地签约仪式,共同打造青年思想引领新阵地。
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代表在纪念馆内演出。受访机构供图
秉持以文学团结青年的宗旨,活动主办方向学生代表赠送了《自有夜珠来——〈夜光杯〉美文征集佳作选粹》,寓意“以书载道,以文育人”。据介绍,左联成立之初,鲁迅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而诞生于1946年的《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作为上海的文化名片,始终是连接文学与大众的桥梁。面对数字时代“文字表达衰退”的挑战,“夜光杯”与左联纪念馆以“青年写作计划”探索理论“青年化”。
“夜光杯·左联·青年写作计划”第二季还将与上海市虹口区作协合作,陆续推出青年创作专栏、红色文学主题行走等活动,鼓励青年续写左翼文学巨匠们的精神图谱。
来源:直播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