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以“红绿蓝”人才培养体系谱写“追光”实践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04:59 3

摘要:江汉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以“红绿蓝”为媒,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坚持教书育人,厚植绿色沃土;坚持科研登峰,逐梦蓝色苍穹……在拔尖人才培养路上进行着一场精彩的“追光”实践。

一束光如何绘就万千色彩?

红、绿、蓝三原色交相辉映,便能生成万象斑斓。

江汉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以“红绿蓝”为媒,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坚持教书育人,厚植绿色沃土;坚持科研登峰,逐梦蓝色苍穹……在拔尖人才培养路上进行着一场精彩的“追光”实践。

党建引领 铸就红色引擎

学院始终坚持把党建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探索“党建+”工作模式。

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学院坚持立德铸魂,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雷锋精神研究会”红色社团等阵地,打造“党员领跑”“雷力锋行”等品牌活动,构建“青科”突击队、社团功能型党支部等思政教育新载体,促进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学院以“党建+学科”“双融双创”为着力点,配优建强“双带头人”,全面构建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柔性光电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学院持续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师德为先,实现引育并举、双向赋能。现有二级教授9人,高级职称86人,博士学位及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90%以上;拥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7人,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教师22人,自主培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多名教师获湖北省先进工作者、“荆楚好老师”等荣誉。

学院先后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湖北省教育先进集体、武汉市示范基层党组织等。

教学育人 厚植绿色沃土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立院之本、发展之基。为新生定制“双导师制”(专任教师指导学业科研、优秀校友助力生涯规划),组建全博士阵容的新生班主任团队,108名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学院教师群体中,有集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楚天名师、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竞赛一等奖于一身的“名师”,有经年逐月打磨课堂、从教33年来坚持钻研讲好讲透一门课程的“匠师”,有38年如一日悉心辅导500余名考研学子的“导师”。

近3年来,学院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竞赛中获国家级银奖、铜奖3项,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一等奖4项,在各类国家和省级赛事中获奖百余项。校友们也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如胡勇胜校友,深耕冷门赛道10年终迎破晓,在钠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戴先琼校友,从石化拓疆至教育跨界,以实业报国铸就民企与国企混改典范。

科研登峰 逐梦蓝色苍穹

学院聚焦国家战略科技领域与新兴产业,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依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13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突破多个“卡脖子”领域核心技术。

学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等重大科研成果,学院教授主持的俄罗斯镍矿集团合作项目合同金额达540万元。

“三色”构筑无限可能 追光之旅永无止境

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近3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35%,就业率超90%。学生被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毕业生遍布中国石油、华星光电、小米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

当“党建红”“育人绿”“科研蓝”三色之光交织,教育便拥有了无限可能。江大光电人带着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锐气、迎接“新质未来”的朝气和底气,将这份光播撒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未来,江汉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将持续以“红绿蓝”三原色为笔,以江大沃土为砚,继续书写这份“追光”答卷。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