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一起关于胖东来玉石质量的争议,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胖东来这一知名企业的声誉,更揭示了网络世界中商业、舆论和消费者权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一起关于胖东来玉石质量的争议,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胖东来这一知名企业的声誉,更揭示了网络世界中商业、舆论和消费者权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2025年4月,玉石领域网红博主“柴怼怼”发布视频公开质疑河南零售企业胖东来商超的玉石销售业务,称其存在“低成本玉石高价销售牟取暴利”的问题。他举例表示,成本几百元的玉石在胖东来售价却可达几千甚至数万元,还对比自家产品称胖东来三万元的玉石品质不如其他商家三千元产品 。这些言辞激烈且极具引导性的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部分网友开始对胖东来的商业道德产生质疑,舆论的矛头纷纷指向胖东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危机,胖东来迅速做出回应。不仅发布声明否认相关言论,还公布了详细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和田玉销售2190万元,毛利率20%,占珠宝部销售额3.6%,占胖东来商贸集团销售额0.34%,珠宝部商品定价标准综合毛利率区间为15%-16%。这组数据有力地表明,玉石并非胖东来的主营业务,且其毛利率处于行业偏低水平,远低于普通珠宝行业。此外,胖东来还承诺,若珠宝部及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存在虚假,顾客可通过权威检测鉴定机构进行第三方检测,如有问题,胖东来将主动承担责任。
然而,“柴怼怼”并未就此罢休,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事件也逐渐从单纯的商业质疑演变成一场舆论大战。直到5月3日,抖音公布处理情况,经审核后,已下架被投诉人“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的视频,并限制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
随着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调查结果的公布,胖东来销售和田玉合规的事实清晰呈现,这也让“柴怼怼”此前的质疑显得毫无根据。那么,对于这种刻意造谣诬陷的行为,我们不禁要问,其该当何罪?
从民事角度看,“柴怼怼”的行为无疑构成了对胖东来名誉权的侵犯。他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言论,误导公众,给胖东来的商业信誉造成了严重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他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而从刑事角度考量,如果其行为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那么他还将面临刑事处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柴怼怼”发布的视频中,其对胖东来玉石业务的指责完全是凭空捏造,并且通过网络这一广泛传播的渠道散布开来,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导致胖东来的社会评价降低,一定程度上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底线地随意发言。每一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尤其是那些拥有一定粉丝量和影响力的网红博主。他们的一句话、一个视频,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对他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发表任何言论之前,都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确保言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这起事件也给企业和平台敲响了警钟。企业在面对不实言论时,要像胖东来一样,勇敢地站出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平台则应当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为用户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和商业环境,让网络成为传播真实信息、促进社会进步的平台,而不是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滋生地。
来源:胡言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