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童世锦赛封王,对手竟提前“投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4:55 2

摘要:他以业余身份从资格赛打起并最终夺冠,不仅成为首位在克鲁斯堡加冕的中国球员、亚洲球员,更亲手弥补了丁俊晖2016年饮恨决赛的遗憾。那时候我还在大学宿舍里,和舍友们为小丁的失利唉声叹气,谁能想到九年后,竟有人能以如此震撼的方式改写历史?

5月6日凌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

当28岁的赵心童狠狠地将最后一颗黑球击中,比分定格在18比12的瞬间,我忍不住从沙发上跳起来,攥着拳头大喊:“太牛了!”

(一)这一冠的分量,堪比刘翔跨栏破纪录

作为一个追了斯诺克十年的老球迷,我见证过太多次中国选手铩羽而归。

当赵心童捧起奖杯的刹那,我眼眶瞬间就热了——50万英镑奖金?这哪是能用金钱衡量的荣耀!

他以业余身份从资格赛打起并最终夺冠,不仅成为首位在克鲁斯堡加冕的中国球员、亚洲球员,更亲手弥补了丁俊晖2016年饮恨决赛的遗憾。那时候我还在大学宿舍里,和舍友们为小丁的失利唉声叹气,谁能想到九年后,竟有人能以如此震撼的方式改写历史?

要知道,自1977年世锦赛落户克鲁斯堡,48届冠军全被欧美选手垄断,这“白色人种冠军定律”就像座大山。而赵心童就如小说里的“天选之子”,一剑劈开了这数十年的枷锁!

连业内都说,他这一冠的分量,堪比许海峰射落奥运首金、刘翔跨栏破纪录。作为中国球迷,我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斯诺克最高殿堂,终于有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刻在冠军墙上了!

(二)“火箭”奥沙利文都说愿意花钱看他比赛

说实话,看赵心童打球,我总忍不住感叹:“这确定不是游戏开挂?”

在这个被“磨控战术”统治的斯诺克世界里,他简直是一股“泥石流”——别的选手还在慢悠悠计算走位,他已经以平均13秒的出杆速度,快到让观众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记得决赛首阶段,他那9秒完成击球的镜头,我来回回放了十几次,弹幕里全是“这手速是真实存在的?”“CPU都烧干了!”

而他的准度,更是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看得头皮发麻。

赵心童超80%的长台成功率是什么概念?他的决赛对手马克威廉姆斯,被誉为世界上最准的选手,却在赵心童的比照下黯然失色。央视解说员连连喊爽:“玩斯洛克游戏,带着瞄准线,也没有这么准的吧。”

“火箭”奥沙利文都说愿意花钱看赵心童比赛。央视新闻也称,他将推动斯诺克从保守战术向更具攻击性的方向演变。我心里直乐:可不嘛,这种热血沸腾的进攻美学,谁看了不喊一声过瘾!

赵心童与奥沙利文

(三)赵氏打法让对手提前“投降认输”

追世锦赛比赛的这20多天,我感觉自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赵心童宛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战斗机器,在172局比赛中赢下111局,如此恐怖的比赛强度和胜率,足以让所有对手胆寒。

半决赛第二阶段打奥沙利文那8 - 0的狂胜,我守着直播心潮澎湃。看着他两杆破百、五记50+,弹幕里全是“这是我能免费看的吗”“奥沙利文怕是怀疑人生了”。说真的,作为一个看过奥沙利文无数经典战役的老粉,我从未想过有人能把这位传奇逼到如此境地。

决赛对阵马克威廉姆斯,第一阶段7 - 1的碾压局,我激动不已。91%对81%的进攻成功率,81%对58%的长台准度……这些数据我反复念叨给身边朋友听,就想让所有人知道:这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凭实力碾压!

决赛仅仅打到第三阶段,赵心童就17-8拿到了赛点,使得马克威廉姆斯竟提前在社媒发表了比赛感言,算是提前“投降认输”了。

(四)跌倒后他花了两年时间成功逆袭

作为一路见证赵心童成长的球迷,他的逆袭之路让我几度泪目。

2021年英锦赛夺冠时,我还和朋友开玩笑说他是“天才少年”。可2023年赌球风波传来,我整个人都懵了。禁赛20个月,从巅峰跌落谷底,那段时间我刷到他的消息都忍不住叹气,心想一颗新星难道就此陨落?

直到他解禁后在Q Tour横空出世,连续三站夺冠、两杆147满分,我才意识到:这哪是什么“伤仲永”的剧本,分明是“浴火重生”“逆袭打脸”的爽文!

而世锦赛上,他防守成功率提升至68%,关键球稳如泰山,连奥沙利文都赞叹他“超越年龄的冷静”。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那些打不倒他的,终将让他变得更强大。

看着中国军团本届世锦赛6人晋级16强,我由衷感慨:赵心童的夺冠,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斯诺克厚积薄发的缩影。从当年丁俊晖孤军奋战,到如今新生代集体崛起,赵心童用世锦赛奖杯告诉我们:只要心怀热爱,永不言弃,再不可能的爽文情节,都能照进现实!

关电视前,我又看了眼赵心童高举奖杯的画面。这一刻,所有熬夜观赛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我知道,属于中国斯诺克的时代,真的来了。

来源:酷评体育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