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行至尾声,明日 6 号开市。且随着 A 股的一季度及 24 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已然落幕,市场行情或许会作出“方向上的抉择”。在此,我略谈一下今年颇为热门的一条线——人形机器人。
五一假期行至尾声,明日 6 号开市。且随着 A 股的一季度及 24 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已然落幕,市场行情或许会作出“方向上的抉择”。在此,我略谈一下今年颇为热门的一条线——人形机器人。
2025年开年,人形机器人突然成了科技圈的“顶流”。这背后有三把火在烧:
春晚带货效应:2025年春晚,宇树的H1机器人和明星同台扭秧歌,视频播放量破10亿,直接带火产业链。工厂订单从年初的几百台暴涨到一季度末的过万台。
政策疯狂撒钱:全国20多个省市砸钱补贴,比如广东、浙江的“机器人下乡”政策,买一台补30%,最高能省2万多。企业买机器人还能抵税,工厂老板们算账算到手软。
技术成本腰斩:以前卡脖子的滚柱丝杠、永磁电机,国产化后价格直接砍半。现在一台基础款机器人成本压到8万,比2023年便宜了快一半,终于能走进工厂和普通家庭了。
技术突破:从“能走”到“会跑”
硬件篇
丝杠精度卷上天:去年±0.01毫米就算顶尖,现在宁波多家企业怼到±0.003毫米,寿命还延长了30%。
芯片算力大跃进:瑞芯微的30TOPS芯片能让机器人同时处理20个指令,切菜、递茶、跳舞三不误。
软件篇
避障算法逆袭:宇树H1的算法让机器人能预判0.5秒后的障碍物,网友实测:在满地玩具的客厅里,机器人能端着咖啡稳稳走到沙发前。
奔跑速度破纪录:星动纪元的STAR1机器人跑出3.6米/秒,接近人类慢跑速度(普通人约4米/秒),工地巡检效率提升5倍。
谁在闷声接大单?
宇树科技:1.2万台订单背后是麦当劳、海底捞的餐饮服务员需求,四足机器人市占率冲到70%。
智元机器人:工厂流水线定制款远征A1,能扛50斤零件连续工作12小时,比亚迪下了500台试水。
特斯拉Optimus:虽然自己只卖3万台,但中国供应链吃下60%的订单,双林股份光是丝杠就赚了2个亿。
资本市场里,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内有很多表现优秀的公司值得关注。本期我们通过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一季报业绩分析,从众多多相关的企业当中挑出了8家业绩增长较为不错的核心公司。
声明:本文所有内容仅为个人研究记录,提及个股均作案例探讨,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
第一家:斯菱股份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5亿元。
主营业务:公司新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布局谐波减速器、丝杠类等产品。
第二家:中大力德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主营业务: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供应商,专注谐波减速器及RV减速器研发生产,已为宇树科技、优必选等头部企业批量供货。
第三家:双林股份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1.59亿元。
主营业务:滚柱丝杠技术突破者,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下肢关节传动系统。
第四家:埃斯顿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13亿元。
主营业务: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自研伺服电机、控制器及机器人本体全栈技术。
第五家:绿的谐波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20亿元。
主营业务:谐波减速器国产化领军者,全球市占率超25%,产品应用于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及膝关节。
第六家:震裕科技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0.72亿元。
主营业务:公司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业务,投资马丁机器人。目前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为行星滚柱丝杠,覆盖人形机器人全部所需规格。
第七家:汇川技术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13.23亿元。
主营业务:工业自动化龙头,布局人形机器人伺服系统、驱动器及执行器模组。
第八家:卧龙电驱
25年Q1业绩:归母净利润2.68亿元。
主营业务:高端驱动电机供应商,为宇树科技H1机器人提供关节电机模组。
*再次声明:在本文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类信息,全部都是来源于上市公司所发布的公告、行业协会以及持牌机构对外公开的研究报告。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文章未直接引用任何第三方投资建议或结论。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作为一种探讨和研究,文中所阐述的所有内容,绝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推荐。
来源:青山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