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听一位老前辈说过: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产生在“象牙之塔”,而是产生在“十字街头”。由劳动流出来的意识情感是无尽的,是新群的,因为劳动意识就是人类世界新创作关系的一种指示,至于由快乐愿望流出来的情感不但被限制,并且早就被人经验表现出来了,而上等阶级的骚愤使艺术的
看图说话(kan tu shuo hua)
乡愁是一声“麻辣卤鸡蛋”
张耀宇·文
《卤蛋飘香》作者为甘肃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 “2023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宋旭升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著名漫画大师宋旭升连续推出反映最底层人民群众生活的两幅漫画《修鞋的师傅》和《卤蛋飘香》,引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心底浓浓的乡愁。
曾听一位老前辈说过: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产生在“象牙之塔”,而是产生在“十字街头”。由劳动流出来的意识情感是无尽的,是新群的,因为劳动意识就是人类世界新创作关系的一种指示,至于由快乐愿望流出来的情感不但被限制,并且早就被人经验表现出来了,而上等阶级的骚愤使艺术的性质流于枯穷之途。三十多年来,著名漫画家宋旭升大师的作品,多次刊登在了由《人民日报》社主管全国公开发行的《讽刺与幽默》以及《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省市党报党刊和城市晚报,他的漫画作品诙谐幽默,创意紧跟时代步伐,笔尖始终对准烟火人间,传播了社会正能量,诋毁了不良风气和习俗,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宋旭升大师受到一位朋友的点拨,创作了一幅接地气的作品《卤蛋飘香》并配了一段文字:“记录生活:“麻辣卤鸡蛋”的叫卖声在县城大街小巷不时传来。这位老者是四川人,他卤的鸡蛋味美价廉而成为群众喜爱的美食。几十年来,麻辣卤鸡蛋的叫声仿佛和浓浓的乡愁一样,挥之不去……”
一上午的时间,这幅作品被广为点击阅读和转发,成为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朋友圈里最打动人心的精神食粮。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多次深入陕北农村,下煤窑,睡土炕,深入贫苦群众中聊天交流,掌握了人民群众精神世界里的所思所想,耗尽了毕生心血完成了一部传世名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创造而成的,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纵观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那些能流传于世的作品,无一不是作者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磨练积累而来的。
宋大师笔下卖卤蛋的老师傅,应该是国营条山农场的职工,祖籍在天府之国四川,记忆深处二十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制后出现了工人下刚潮,打破铁饭碗去自谋生路。于是大街小巷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遍布街头巷尾,激活了市场经济一池春水。千禧年后,从早晨开始景泰县城的街头巷尾总会传来夹杂着四川口音的叫卖声:
“麻辣卤鸡蛋,五毛钱一个,味道好得很……”
说实话老师傅的麻辣卤鸡蛋,味道确实不错,二十多年的坚守,风雨无阻,从老师傅身上看到了他四川人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一声“麻辣卤鸡蛋”,从中年叫卖到了暮年,吃着他的卤蛋长大的孩子们,求学工作回到县城,总是喜欢站在街道路边,听着熟悉的“麻辣卤鸡蛋……味道好得很……”叫卖声由远而近,改变得是原先扯着嗓子的叫卖声。变成了录音喇叭里循环播放音,还有卤鸡蛋的价格由最初的五毛钱,变成了两元。不变的是卖卤蛋的老师傅,还有那辆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脚踏三轮车。
乡愁是一声“麻辣卤鸡蛋”,疫情结束后有一段时间,街头巷尾人们都在期待卖卤蛋的四川老师傅出现,吃上一口浓浓的卤蛋,感受久违的人间烟火寻常滋味。一段时间后老师傅没有出现,人们私底下开始怀念起老师傅,也有好心人叹息说,再也闻不上卤蛋飘香的味道了……
三个多月后,伴随着初春的阳光明媚,有一天早晨大街上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麻辣卤鸡蛋……味道好得很……”
从临街商铺到居民楼院,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被这熟悉的叫卖声所吸引,坚强的四川老师傅还好好地生活在小城,重操旧业,电喇叭里传来的叫卖声,划破了小城的清晨的宁静,卤蛋飘香的味道弥漫在小巷子里,浓浓的蛋香充斥着早起人的味蕾,吃上一个卤鸡蛋元气满满,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人到中年,乡愁是一种情绪,情不知所起。然而,一旦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就会感觉这种情绪如潮水般蔓延开来,会联想到许多过去的记忆,会将人带回过去的时光,会思念小时候的自己,还有儿时的玩伴……
乡愁就是一声“麻辣卤鸡蛋”,乡愁就是对故土的怀念,恋恋不舍,不管走到哪里,眼前呈现的是那份眷恋。(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来源:西域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