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城市封面人物》栏目,聚焦身边的感动,诠释潍坊城市精神,展现新时代潍坊人风采。通过开屏展示、平台热推,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声音,让更多人看见“身边的榜样”,汇聚起推动更好潍坊建设的磅礴力量。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社会工作部、潍坊市文明
《2025城市封面人物》栏目,聚焦身边的感动,诠释潍坊城市精神,展现新时代潍坊人风采。通过开屏展示、平台热推,讲好潍坊故事,传播潍坊声音,让更多人看见“身边的榜样”,汇聚起推动更好潍坊建设的磅礴力量。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中共潍坊市委社会工作部、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本期封面人物是中国好人、潍坊市致力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庄文新。
在潍坊,有这样一位退伍军人:他脱下军装,却从未卸下责任;他告别军营,却始终冲锋在公益一线。他是庄文新,潍坊市致力公益服务中心的创始人,一位用二十年光阴将“橄榄绿”化作“志愿红”的公益领路人。
“三个不相信”铸就公益铁军
庄文新曾服役于英雄部队“杨根思连”,老连长“三个不相信”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退役后,一次偶然的帮扶经历让他走上公益之路。看到孤寡老人蜷缩在漏雨的屋里,残障儿童因贫辍学,他暗自立誓:“只要我还站着,就要为他们撑一把伞。”
给同学们讲革命故事。
从最初7人的“战友团”,到如今300余人的专业公益组织,庄文新像当年带兵一样凝聚团队:制定“作战计划”,精准对接需求;发起“突击行动”,昼夜驰援灾区。2023年涿州洪灾,他带队连夜运送物资,在齐腰深的水中转移群众。队员王帅康说:“跟着庄队,就像回到了部队——任务再难,也要拿下!”
“板凳妈妈”的眼泪与盲童的笑脸
帮扶“板凳妈妈”。
在潍坊奎文区梨园街道,残疾人吴女士被志愿者亲切称为“板凳妈妈”。她丈夫失明,女儿先天眼疾,全家靠低保维生。庄文新将这一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送轮椅、修房屋、陪孩子学盲文。当女孩用盲文写下“谢谢叔叔阿姨”时,这位铁汉红了眼眶。“公益不是施舍,是心贴着心往前走。”庄文新说。
慰问特殊老兵。
关爱环卫工人。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团队打造“环卫工关爱计划”,为500余名“城市美容师”提供热饭暖衣;“如康家园”项目帮助45名残障人士就业;每年寒冬,志愿者们为山区孩子送去“温暖包”……庄文新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困难家庭信息:张大爷需要降压药,李姐家孩子学费还差2000元……庄文新说:“穿上这身红马甲,就是一生的承诺。”
为烈士“归乡”的11个月“长征”
为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宋恒昌烈士寻亲成功。
2022年4月,安徽宿州烈士陵园,82岁的宋建国颤抖着抚摸父亲宋恒昌的画像——这是他与从未谋面的父亲第一次“相见”。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宋恒昌烈士,其家属苦寻70余年未果。庄文新带队翻遍档案、走访村落,历时11个月终让英魂“归家”。
自2017年起,团队联合相关部门发起“为烈士寻亲”行动,足迹遍布10余省,让270余名烈士与亲人“团聚”。寻亲路上,庄文新常对队员说:“英雄为我们牺牲,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名字被遗忘。”
从军营到民间,从一人善举到万人同行,庄文新用半生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誓言。他说:“只要还能动,这条路我就会一直走下去。”在这位老兵身后,越来越多的“志愿红”正汇聚成星河,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
策划:姜健 李敬友
视频剪辑:尹宁
海报设计:唐丽萍
编辑:徐杨
一审:马慧丽 二审:孙瑞永 三审:王桂林
来源:新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