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石江湖,真假难辨,性价比迷雾重重。尤其是“和田玉性价比”这四个字和玉大叔这些年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见得最多的场景是啥?不是在和田的玉都城和老乡们蹲着看料子,也不是在茶台前和各路行家交流心得,最多的是在微信那头,玉友、粉丝们期盼的发过来一张照片,问出那句:“
玉石江湖,真假难辨,性价比迷雾重重。尤其是“和田玉性价比”这四个字和玉大叔这些年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见得最多的场景是啥?不是在和田的玉都城和老乡们蹲着看料子,也不是在茶台前和各路行家交流心得,最多的是在微信那头,玉友、粉丝们期盼的发过来一张照片,问出那句:“大叔您给看看,这个值多少钱?性价比高不高?”
听到“性价比”这三个字和玉大叔心里五味杂陈。其实玉石从业者对这三个字的理解,常常跟消费者以为的世界差了十万八千里。大叔可以这么讲,几乎所有追着“性价比”跑的客户,最后一定会跑偏,最常见的就是买回来的东西,恰恰是“最没有性价比”的那一类。
咱们老生常谈——“黄金有价玉无价”,表面上看是说玉石尊贵,身价无上,但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玉石的价格不是有公允准衡的,普通人玩玉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如何能买到便宜又好的和田玉?避免被宰?和玉大叔直接说结论:只盯着价格,注定只能买到普通货、次品。行业的降价永远只针对通货。精品的价格只会水涨船高。买回去的通货也就是随便戴戴,哪怕等五年、十年也不会升值,更别提传家了。买和田玉最该关心的不是“多少钱一克”,而是如何识别哪些是值得投入的精品货。
如果你在某音、某手、某红书看到这样的广告:“你不知道你买到的一手货源究竟是第几手,来这里看看吧,一线直供/我家就是开厂子的,直接销售没有中间商”。听起来很有道理也足够诱惑,真相是我们玉石圈的供应商自己都懵圈:为啥同样的货,别人在网上高价还能卖得风生水起,线下低价供货却无人问津?归根结底依靠“短剧编剧”的本事。
玉石的价格完全靠故事去支撑,好货我就说我是“大师”,恨不得从太奶那一辈就在宫里当差,给皇帝雕玉石的;便宜的就更好编了,就说我是大学生,我家里做玉石生意几十年/玉雕学徒转行当主播,在和田给老铁直接挖玉...故事的真假你不用管,因为他们供应的永远是追求性价比,喜欢听故事的票友,别说在玉龙喀什河里挖出籽料,就是直接挖出野生人民币都可以,只要故事有人听,有流量,咋样都行。
另一个新手最关心的话题就是“白不白”。都说“一白遮百丑”,越白越值钱。在真正的玉石圈眼里,白度其实是最没性价比的属性。
比如一些青海料的新料,或者俄料的瓷白料。无论是肉眼还是灯光色度都不差,只是缺乏和田玉特有的那种温润感和玉质感。这样的料子网上最好卖,因为“白”是市场上的显性指标,容易被小白识别和追捧。
可是真正衡量和田玉价值的核心标准——“润”,换个指标它们的价值大打折扣。花高价买一块“白”而不“润”的玉,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性价比。我们描绘羊脂白玉就是“色如截脂”,是指带着油脂光泽的暖白色调。润这个指标才是籽料被追捧的根本原因。玉质才是命脉。想要白,不一定品质高,可能含有方解石/大理石之类的成分,料子是白了,可是肉特别“生”,您请回家,一玉传三代,到您孙子那一辈,盘出来的效果可能还没有家里的门把手包浆快。
“性价比”这个词本身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性能和价格的比值,而不是价格的绝对低值。肉眼就很漂亮的玉石,同时报价又低到尘埃里,这在理论上才能算出最高的性价比。您觉得这可能吗?比如很多人喜欢在促销季买东西,觉得打折就是赚到了。玉石市场也一样,商业逻辑都相同,无非是虚高标价、再大幅打折的套路让你误以为占了便宜。价格并不比原来低多少,甚至更高。和田玉没有打骨折的理由,无非帮商家清库存,提高销量而已。实话讲,有钱买得起玉的,最起码吃饭无忧,把玩玉当“X团拼好饭”,性价比只会更低。
纵观市面上的便宜成品,镶嵌类多半克是超薄金箔配超声波机雕,雕刻类则用机雕或学徒工修饰。原料保真的前提下,低价的玉件必须在看不明白的地方“缩水”。买玉前多看多比,但不要拿价格去等同,别被表象迷惑。便宜个两三百可能是价差,差不多的东西便宜一两万那可要想清楚了,到底商家和你谁是傻子。
民国初年,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有这么一句话:“古人辨玉,首德次符”,“德”是玉的内在品质,“符”是外在的颜色、皮色等。短短四个字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优先级:内在的玉质放在第一位,皮色是锦上添花。一块玉如果肉质细腻油润、结构紧密干净,即便没有皮或者皮很普通,它依然是一块好玉。反之那些皮色再漂亮、再稀有,里面的肉质却粗陋、干涩、多杂质,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皮色这几年被网络过度热捧,好的皮色确实难得,一般好皮都难有好肉,二者兼具请掏出足够的厚的毛爷爷。皮色再美,肉质差也是白搭。结果许多人被主播误导,以为皮色是价值的全部,结果花高价入手等“增值”,实则性价比极低。
玩玉不像随便买个零食吃喝,也绝对不能用买手机的思维去玩玉,打折=便宜=高性价比?恰恰相反,玩玉与其说是投资一笔钱,不如说是投资一份情怀,一份对美的追求,一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高品质料子,才能引发你内心的喜爱和踏实感,长久陪伴才有“性价比”。
也许你会为一块玉驻足很久,或者是在一次次试错中渐渐明白,——别为虚幻的性价比买单,别为商家的故事付出情怀。
来源:和玉大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