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赋能、线下搭桥、云端送岗、跨域协作……今年以来,镇江市人社局以“春风行动”为契机,织密供需网络,通过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与群众“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以精准服务保用工稳就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金山网讯 数据赋能、线下搭桥、云端送岗、跨域协作……今年以来,镇江市人社局以“春风行动”为契机,织密供需网络,通过四维联动,破解企业“用工难”与群众“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以精准服务保用工稳就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丹徒区“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李斌 摄
数据赋能
精准服务架金桥
“最近公司招工方面还有什么诉求?上次新入职的员工现在上手了吗?”在镇江华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访企问需座谈会上,市人社局用工保障服务队与企业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用工需求,收集企业缺工情况、所缺工种,共同商讨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题对策。
在用工动态监测信息员业务培训活动中,市人社局通过对“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的详细介绍,拓宽企业用工招聘渠道,加强全市用工动态监测工作,提高信息员业务水平,为企业用工服务提供更加精准、及时的数据支持。
“访企问需”是护航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市人社局开展的“访企问需”专项行动中,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组建助企惠民工作专班,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企业服务群对接等形式联系2900余家企业,开展“访企问需”行动,组织人力资源需求调查,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三送服务,筹集10万余个优质岗位,对重点企业缺工需求进行清单式管理,提供“一对一” “点对点”用工帮扶,助力企业解决引才、用工、社保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握企业用工状况,科学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实施更符合全市实际情况的就业创业促进举措,市人社局扎实做好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强化“互联网+就业服务”,建立全口径企业用工实名制信息监测库,实现镇江市4.4万户企业实时动态监测。今年以来,进一步拓展用工监测企业覆盖范围,根据我市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特点、行业类别、用工特征等因素,扩建企业用工数据监测库,重点面向全市2925家规上企业、954家“四群八链”企业、1417家录用人员超过20人的企业和1126家新中美贸易监测样本企业,分门别类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实施企业用工结对、缺工响应、信息发布、规范用工“四项服务机制”,紧盯企业拟录用和退工人员,落实及时联系、失业登记办理、岗位推荐等跟踪服务,通过“红色电波”向重点群体定向推送“家门口”岗位信息1万余条。
线下搭桥
织密网络聚人才
市人社局精心谋划“2025年镇江市‘春风行动’市区联动大型招聘活动”,开启“线下招聘+直播带岗”双通道模式,重点推荐207家优质企业就业岗位1万余个,设置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化工、劳务品牌等招聘专区,分类提供招聘服务,为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稳”“开门红”提供坚实人力资源保障。
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包装(镇江)有限公司人事经理仇大蓉说,今年公司在镇江经开区有个新项目,公司用工需求旺盛,感谢镇江市人社局能够组织这场招聘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用工压力。
为促就业、稳就业,市人社局高频开展稳岗扩岗特色活动。打造“就在镇江”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因地制宜,春节期间在人员聚集的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举办专场招聘会,吸引返乡群众就近求职咨询。为了多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在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社区、乡村,人社部门还设立了招聘服务站点,以“小精灵”(小型、精准、灵活)的招聘方式,将岗位直接送到群众手中,最大限度促进人岗匹配。同时举办“全市联动大型招聘会”“专场夜市招聘”“就业大篷车” 等特色招聘活动,织密就业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8场,提供岗位7.47万个。
强化就业服务阵地建设,能够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从而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的需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市人社局持续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满足困难群众“就近办、马上办”需求。积极推进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探索打造零工就业服务新模式,为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搭建起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平台。目前,建成西津渡社区、尚友社区等2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市建成7家规范化零工市场,实现“一县(区)一零工市场”,持续提升“及时快招”和“来即上岗”服务效能。
云端送岗
矩阵宣传扩影响
在今年“春风行动”市区联动大型招聘会直播间里,9家企业HR化身主播,详细讲解岗位需求,从岗位职责到薪资福利,一一为网友们答疑解惑。据统计,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近2万人次。
“这是市人社局企业用工服务平台二维码,企业有任何用工需求都可以扫码登记,您码上提,我们马上办。”人社就业服务专员积极向企业HR宣传企业用工服务平台,用掌上服务方式助力破解用工难题。
云端探企+直播带岗+小程序推送……市人社局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将企业招聘需求、岗位信息搬到 “云端”。视频推介优质企业岗位,深入镇江重点企业一线,拍摄云端探企送岗系列节目,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线上“直播带岗”40余场次,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矩阵,形成指尖上的“就业服务圈”。
由市人社局精心打造,融合公众号、抖音号等渠道,集成岗位发布、政策解读、招聘预告等功能的“就在镇江”支付宝求职小程序上线,作为“掌上就业”服务平台,“就在镇江”实现了“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今年以来共发布岗位5.18万个,为劳动用工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供需对接精准化、云端直播实景化的平台载体。
跨域协作
引人留镇拓渠道
春节期间是人力资源流动的“黄金期”,今年2月,市人社局携100余家企业、岗位10000余个奔赴陕西渭南、山西长治开展劳务协作专项活动,多点设置镇江市“春风行动”分会场,组织“就在镇江”云端直播带岗活动23场次,及时向陕西、山西、黑龙江等劳务协作省份推送岗位达3万个,实现跨省联屏,运用数字化提升企业招工引工效能。
市人社局通过与劳务输出省份共享招聘信息、举办品牌招聘活动、设立劳务引进工作站、引导人资跨省招工等举措,持续打造 “相约福地 就在镇江”劳务协作品牌,提升镇江招工企业在中西部劳务输出省份的知名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组建14条线上、线下劳务协作招聘线路,在陕西、云南、山西等地开展劳务协作专项活动36场次,提供招聘岗位4.5万个,引进外来劳动力(来镇首次录用)2.18 万人。
深化跨域校企合作,是助力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有力推手。市人社局与哈尔滨华德学院展开深入合作,成立华德-镇江产业学院,与我市23家优质企业充分对接,面向高端智能制造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同时创新开设华德—镇江产业学院“金东订单班”,为镇江市重点用工企业金东纸业定向输送应用技术型人才,实现 “毕业即就业、入企即入岗”。政府搭台,校企联动成立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三角校企实习就业联盟,20多家镇江企业携手入盟,致力推进学校与联盟企业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和行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记者 杨泠 通讯员 夏雨辰)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