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0年,中央苏区的“肃反”严重扩大化。陈奇涵对党内生活不正常直陈己见,明确提出“不能那样没有节制地乱搞”,结果险些被当作“AB团”分子处决,由于朱德出面干预,他才幸免于难。1931年11月,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部,红一军团随之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陈奇涵:毛主席称他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02朱德说:“陈奇涵这个老表,有股子顽强劲儿。”
1930年,中央苏区的“肃反”严重扩大化。陈奇涵对党内生活不正常直陈己见,明确提出“不能那样没有节制地乱搞”,结果险些被当作“AB团”分子处决,由于朱德出面干预,他才幸免于难。1931年11月,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部,红一军团随之撤销。1932年3月,中革军委重新成立红一军团,任命陈奇涵为军团参谋长兼任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接着,陈奇涵参加了红军东征作战,协助指挥了龙岩战斗、赣州战役、水口战役以及攻打乐安、宜黄的战斗。1933年1月,陈奇涵因伤疗养调离红一军团,伤愈后出任江西军区兼东北战区指挥部参谋长。
1933年初,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推行“左”倾政策,打击、处分不同意他们推行“左”倾政策的党、政、军领导干部,掀起以打击毛泽东为目的的反“罗明路线”斗争和反“邓、毛、谢、古”斗争。在一次江西党政军领导干部大会上,主持批判“罗明路线”的省政治保卫局局长要求陈奇涵表态。陈奇涵环顾左右而言他。省政治保卫局局长指责陈奇涵文不对题,立场不稳。另外,陈奇涵还曾请邓小平、毛泽覃等吃过一顿饭,此事也成为给他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的一个有力“证据”。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陈奇涵(寒)转交毛主席一行缴纳食宿费的账簿
1933年冬,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同敌薛岳部奋勇作战的陈奇涵,突然被宣布解职,并由江西省政治保卫局派武装人员把他从战场押送回省委机关驻地宁都查办。幸亏得到江西省军区政委李富春的力保,陈奇涵才被释放,从江西军区参谋长降为军区动员部参谋。1934年3月4日,中央苏区《红星报》以《好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贪污分子》为题,报道了陈奇涵被“撤职送法庭”的消息,并称“陈奇涵是大贪污犯”。
陈奇涵受到打击后,没有屈服,后任科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随营学校校长,红1军团、红5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继续任劳任怨地为革命事业努力工作。1934年10月,陈奇涵参加了长征,在中央红军教导师担任参谋工作。1935年1月,在抢渡乌江之后,陈奇涵担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1935年8月21日,陈奇涵从毛儿盖出发,踏上了茫茫草地路。在茫茫草地上,杂草丛生,一望无际,天气阴晴不定,雨雪冰雹来去无常。因部队严重缺粮,陈奇涵每天只吃一点炒面充饥,有时就用脸盆煮些野菜对付。由于草地湿气过重,寒风彻骨,陈奇涵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膝盖肿得像个大馒头。他硬是靠着坚强的毅力,经过五天的艰难跋涉,奇迹般地走出了茫茫水草地。朱德后来听说后,笑着说:“陈奇涵这个老表,有股子顽强劲儿。”
1935年9月,张国焘进行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陈奇涵坚决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反对张国焘的路线。到达陕北后, 10月中旬,陈奇涵调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与科长张经武一起担负作战科的领导工作。直罗镇战役后,陈奇涵调任红十五军团副参谋长,同时兼任军团所属七十八师参谋长。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奉命东征,陈奇涵被任命为左路军副参谋长,协助军团首长徐海东、程子华指挥部队渡河。东征胜利结束后,陈奇涵任红十五军团参谋长。
◆延安市甘泉县道镇道镇村红十五军团军团部旧址
原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上将曾说:“陈奇涵同志最可贵的地方有三点:第一,大革命失败后,坚持做党的工作。正如毛泽东说的,陈奇涵是一个地方领袖,是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第二,他自始至终没有犯过方针、原则性的错误,在苏区反对立三路线、王明路线,没有搞盲动,没有搞烧杀政策,而是讲斗争艺术,实践证明,陈奇涵的做法是对的。第三,在党内斗争中,陈奇涵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不搞两面派,因此受到大家的尊重。”(未完待续)
(选自《党史博采》,作者何立波)
011932年5月6日
林彪、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建议:第3军、第4军、第15军目前仍应以筹款为主要工作。除3军应即将漳浦城南之部队缩至城或城以北工作外,其余各部应各在所在地加紧工作。5月11日后,第3军集中漳州,第4军集中石码,15军集中南靖,训练两星期后,再经华封、永福会合5军团全部及12军,消灭入闽之粤敌……
红5军团总直属队驻军龙岩城,红13军驻军适中、夏老、大小池。
红3军集中在漳浦,红15军集中在南靖,筹款、扩红。
红14军在赣南、闽西地区肃清残匪,扫除敌占据点。
★红15军43师在南靖龙山镇龙山旧圩书写的墙标
021933年5月6日
红5军团驻军崇仁马口。敌机飞过此地,未发现目标。红38师派队分两路向崇仁及贯桥游击,余均在原地不动。
031934年5月6日
红13师驻军东坪。政委宋任穷去38团巡视工作。师长陈伯钧派出参谋人员去检査37、39两团的教育训练问题。39团往甘竹、广昌一带修马路。晚,彭德怀、杨尚昆电令13师,派队袭击香炉峰、南华山一带之敌,相机驱逐之,并破坏其堡垒。因此,决定38团派兵1营协同侦察连前往袭击。军委动员部长罗荣桓抵38团巡视工作。
红34师及红15师驻守雪山岽,防御阻击汤恩伯纵队。
★广昌县甘竹镇刘孟隆公祠内的红军标语
041935年5月6日
中革军委电令董振堂、李卓然:5军团(缺一营)有继续掩护野战军主力渡江的任务。明7号5军团仍留石板河地区,以2个营守二道河附近阵地,并前出得力部队伪装主力先头南下,向万(耀煌)敌积极行动,逼敌展开,务阻敌先头部队不得趋过二道河以北,以便8号能继续阻敌于石板河、绞西之间,不得违误。
红5军团奉军委命令,在龙郎河、石板河地域留驻一天,扼阻由武定来的敌第2路军第2纵队万耀煌师,并以侦察部队前出二道河游击侦察,在军团长董振堂的指挥下,红5军团利用有利地形,坚决抗击追敌,继续掩护主力红军渡江。司令部仍驻石板河。
万耀煌师在团街附近徘徊两天,正好给了红3、红1 军团向皎平渡转进的时间。红1军团昼夜兼程,行进120多里路,终于赶到了皎平渡。一直担心红1军团无法及时过江的毛泽东见到林彪与聂荣臻后,长出一口气,说:“你们过来了,我就放心了。”
★云南石板河阻击战战场遗址
051936年5月6日
《干部必读》发表了郭潜的文章,题目为《伟大的会合伟大的前途》。指出,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合,具有伟大的意义。
红32军接红四方面军电令:“勿再前进,速筹粮欢迎。”,即停驻理化木拉、甲洼一带,做迎接红2、6军团的准备工作。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各连队成立野菜组、捕鱼组、打猎组等,千方百计节约粮食,筹集粮、盐、牛、羊等物资;37团及31军在牦牛到丹巴一线警戒。
敌李抱冰旅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企图强渡雅砻江。被驻守对岸的红11师打退。敌军死伤惨重,见渡江不能,只好停驻雅江,与红军在雅江对峙。
★《干部必读》现藏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来源:州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