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河南零售界享有盛誉的胖东来商贸集团,近期接连遭遇商业风波。这家以极致服务著称的"网红企业",正面临来自同行的多重挑战。创始人于东来更因网络纠纷愤然清空社交账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在河南零售界享有盛誉的胖东来商贸集团,近期接连遭遇商业风波。这家以极致服务著称的"网红企业",正面临来自同行的多重挑战。创始人于东来更因网络纠纷愤然清空社交账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首当其冲的是"和田玉质量门"事件。网络主播柴某通过直播平台持续质疑胖东来销售的和田玉存在质量问题,声称其通过虚假宣传牟取暴利。该主播在三个月内发布47条争议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3000万次,甚至在直播中公开呼吁消费者集体退货。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胖东来迅速启动法律程序,向许昌市魏都区法院递交诉讼材料,同时配合监管部门进行全面自查。
正当舆论持续发酵之际,浙江某地突然出现名为"胖都来"的商贸企业。该企业不仅在名称上与"胖东来"高度近似,更斥资邀请多位影视明星录制祝贺视频。面对商标侵权质疑,"胖都来"负责人以"法人名称含'都'字"为由进行辩解。胖东来法务团队随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商标异议申请,并向涉事方发出律师函。
5月2日,许昌市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胖东来玉石专柜。经核查2025年1-4月销售台账,4177件和田玉制品销售总额2959.2万元,平均毛利率严格控制在19.8%,所有商品均具备专业机构鉴定证书。这份由监管部门背书的调查报告,直接粉碎了此前的质量质疑。五一假期期间,胖东来各门店玉石专柜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部分畅销款需提前三天预约才能购买。
在网络论坛上,珠宝行业从业者分析指出:"和田玉品类行业平均毛利率通常在80%-120%区间,胖东来20%的定价策略堪称行业清流。"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第三方监管介入有效提升了品牌可信度。更有网友将其比作商业版的"刀郎现象"——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诚信经营终将赢得市场认可。
商业观察人士指出,此次风波实质折射出新零售业态下的竞争困境。当传统价格战转向声誉战时,如何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成为区域零售龙头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胖东来而言,这场始于争议的商战,或许正转化为品牌升级的契机。
来源:初恋谈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