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手机通讯录里至少有三四十个师傅的联系方式,从剃头师傅到磨刀、修伞修鞋,手机贴膜,证件拍摄等。”在志愿活动现场,蒋梓广拿出他的手机展示自己的通讯名录来。
“我手机通讯录里至少有三四十个师傅的联系方式,从剃头师傅到磨刀、修伞修鞋,手机贴膜,证件拍摄等。”在志愿活动现场,蒋梓广拿出他的手机展示自己的通讯名录来。
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做志愿者开始,热心肠的小蒋的心中就被默默种下了一颗种子。也正是这段宝贵难忘的经历,让他在做本职工作之余一直想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发挥光和热。平时便关注和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蒋梓广的本职工作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企业单位,同时他也了解到企业也很愿意分享自己的服务和产品。三年前,蒋梓广加入了胡志红劳模社区工作室。通过这个平台,他去了更多社区。向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传播和普及有用的家政技能和知识。随着深入参与,小蒋也比从前更了解居民对便民服务最迫切的需求。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些老的手艺人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生活中,当一把剪刀钝了一件还很新的毛衣破洞了。这时候满大街寻觅都找不到合适的匠人们来修补。虽然都是不起眼的小事,社区居民们却有着迫切的需求。小蒋看在眼里。平时在各个社区做志愿服务的时候,他都会做个有心人收集各路已经不常见的老师傅们的联系方式。于是,通讯录的名字就越积累越多。“最近,我还找到了几个织布师傅。羊毛羊绒衫有洞,修旧如新。”小蒋如是说。半淞园街道、外滩街道和南东街道,很多学雷锋日这类公益活动中都有他和他寻来的老师傅们的踪迹。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做便民服务活动,小蒋都会收集一下那边的志愿者马甲。去年梅雨天过后,当小蒋把收集的志愿者马甲洗完晾干后凑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一股成就感涌上心头,是开心也是骄傲。一颗初心为居民,这道彩虹就是为社区奉献付出最好的成绩单。
来源: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