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内容: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确立网络空间主权原则,规范网络运行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及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 实施日期:2017年6月1日
· 主要内容:
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确立网络空间主权原则,规范网络运行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及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 企业履责:
o 履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义务;
o 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o 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安全检查。
· 实施日期:2021年9月1日
· 主要内容:
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规范数据交易和跨境流动,明确重要数据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
· 企业履责:
o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o 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o 重要数据处理企业需定期报送风险报告。
· 实施日期:2021年11月1日
· 主要内容:
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明确处理敏感信息需单独同意,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要求公共场所图像采集设备需显著标识。
· 企业履责:
o 制定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并公开;
o 设立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
o 履行数据泄露通知义务。
· 实施日期:2020年1月1日
· 主要内容:
规范密码应用与管理,划分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强调商用密码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企业履责:
o 商用密码产品需经检测认证;
o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优先使用商用密码;
o 禁止利用密码从事非法活动。
· 实施日期:2021年9月1日
· 主要内容:
明确能源、金融、交通等八大行业的关键设施保护要求,强化运营者安全责任。
· 企业履责:
o 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
o 每年开展网络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
o 采购网络产品需通过安全审查。
· 实施日期:2022年2月15日
· 主要内容:
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时,需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 企业履责:
o 主动申报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产品采购;
o 配合审查机构提供必要材料;
o 整改审查发现的安全风险。
· 实施日期:1994年3月1日
· 主要内容:
确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明确系统建设、运维及数据保护要求。
· 企业履责:
o 按等级划分实施安全防护;
o 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整改;
o 配合公安机关监督检查。
· 实施日期:2025年1月1日
· 主要内容:
细化数据分类分级规则,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明确重要数据目录管理。
· 企业履责:
o 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o 重要数据处理企业需备案;
o 数据出境前完成安全评估。
· 实施日期:2021年9月1日
· 主要内容:
要求厂商2日内向工信部报送漏洞信息,禁止擅自发布未修复漏洞细节。
· 企业履责:
o 建立漏洞发现和修复机制;
o 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漏洞;
o 配合用户提供安全补丁。
· 主要内容:
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准入,禁止传播违法信息,要求实名制管理。
· 企业履责:
o 取得ICP许可证或备案;
o 建立信息内容审核制度;
o 配合网信部门内容监管。
1. 制度完善: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
2. 技术保障:部署防火墙、加密技术等防护措施。
3. 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4. 风险监测:实时监控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5. 法律更新:关注法规动态,及时调整合规策略。
来源:柳北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