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房前屋后零散种植,晒干后每斤利润不足两毛。”种植大户张学群感慨道。2020年镇里确立艾草为主导产业后,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种植面积从500亩扩至1500亩,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镇农业办主任李兆龙介绍,“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从育苗到收割的全
走进镇平县枣园镇艾草种植基地,千亩艾草随风翻涌绿浪,空气浸润着沁人心脾的药草芬芳。这个传统作物,如今正焕发新生机,成为撬动镇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过去房前屋后零散种植,晒干后每斤利润不足两毛。”种植大户张学群感慨道。2020年镇里确立艾草为主导产业后,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种植面积从500亩扩至1500亩,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镇农业办主任李兆龙介绍,“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从育苗到收割的全流程技术支持,让传统种植焕发新活力。
在蒋刘洼村的艾草培育基地,自动化生产线正将新鲜艾草转化为艾绒、艾条等高附加值产品。“我们与新引进的的低温冷萃技术,可保留90%以上有效成分。”负责人习羽手持新产品介绍,“同样原料,产值提升300%。”更令人称道的是,生产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形成“艾草—产品—肥料”绿色循环,每亩年节约肥料成本百余元。
临近端午节,艾铭源产业园里艾草文化展示馆化身沉浸式体验空间,艾绒香包制作、古法艾灸演示、草药辨识等互动项目吸引前来体验艾草神奇之处的来客。“艾草+文旅”的创新模式催生特色民宿、养生餐饮等配套产业,从周边地区前来体验的张女士赞不绝口:“原来草药文化可以这么生动有趣!”
电商产业园里,主播们通过云端将艾草制品销往全国。“三年前重新规划线上直播业务,销售量在国内的几个购物APP上排名靠前,艾草足浴包成为爆款单品,目前全镇已形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企业主管负责人李丰义指着面前一堆发往深圳的订单兴奋的介绍。
“我们正谋划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规划以先主山为主题的康养民宿集群。”镇党委书记刘柯兵描绘发展蓝图,“未来要让乡亲们既赚产业钱,更享生态红利。”艾香袅袅中,这座古镇正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范本,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刘振伟 李晓宁)
来源:纵观新闻一点号